當前位置: 首頁 品種 薜荔功效與作用

薜荔功效與作用

《中華本草》

【名稱】薜荔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br]1.《本草拾遺》薛荔,簧緣樹木,三、五十年漸大,枝葉繁茂。葉圓,長二、三寸、厚若石韋,生子似蓮房,中有細子,一年一熟)一名木蓮,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采取無時也。[br]2.《植物名實圖考》木蓮即薛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饅頭。俗以其實中子浸汁為涼粉,以解暑。

【拼音名】Bì Lì

【別名】薛、牡贊、木蓮、木蓮藤、過水龍、辟萼、石壁蓮、木瓜藤、膨泡樹、壁石虎、木壁蓮、爬墻虎、風不動、彭蜂藤、王不留行、石蓮、常春藤、石龍?zhí)?、石壁藤、補血王、追骨風、爬巖風、墻腳柱、田螺掩、大鼓藤、抬絡(luò)藤、老鴉饅頭藤、涼粉藤、石繃藤、薛荔絡(luò)石藤、木隆谷、邦邦老虎藤、乒乓拋藤、爬山虎、巴山虎、乒拋藤、泊壁藤、墻壁藤、有蜂藤、小薛荔、抱樹蓮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薜荔的莖、葉。[br]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pumila L.[br]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取其帶葉的莖枝,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葉二型;營養(yǎng)枝上生不定根,攀援于墻壁或樹上,葉小而薄,葉片卵狀心形,長約2.5cm,膜質(zhì),基部稍不對稱,先端漸尖,葉柄很短;繁殖枝上無不定根,葉較大,互生,葉柄長5-10mm;托葉2,披針形,被黃色絲狀毛;葉片厚紙質(zhì),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3.5cm,先端急尖至鈍形,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被黃色柔毛;基出脈3條,側(cè)脈4-5對,在表面下陷,背面突起,網(wǎng)脈蜂窩狀?;ㄐ蛲袉紊谌~腋,梨形或倒卵形,長3-6cm,寬3-5cm,頂部截平,略其短鈍頭或為臍狀突起,基部有時收縮成一短柄,幼時被黃色短柔毛,成熟時綠帶淺黃色或微紅,基生苞片宿存,密被長柔毛;雄花和癭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內(nèi)壁口部,多數(shù),排成數(shù)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絲短;癭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側(cè)生;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內(nèi)壁,花梗長,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ㄆ?-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曠野樹上或村邊殘墻破壁上或石灰?guī)r山坡上。[br]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節(jié)處具成簇狀的攀援根及點狀突起的根痕。葉互生,長0.6-2.5cm,橢圓形,全緣,基部偏斜,上面光滑,深綠色,下面淺綠色,有顯著突起的網(wǎng)狀葉脈,形成許多小凹窩,被細毛。枝質(zhì)脆或堅韌,斷面可見髓部,呈圓點狀,偏于一側(cè)。氣微,味淡。[br]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 最外為木栓層。皮層的外側(cè)有斷續(xù)環(huán)列的石細胞。韌皮部較薄,外側(cè)有非木化的纖維。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全由木化細胞所成,導(dǎo)管類圓形,大而稀少,散列,木射線不明顯,在木質(zhì)部內(nèi)部尚有內(nèi)側(cè)形成層和內(nèi)側(cè)韌皮部。髓部薄壁細胞常破碎,亦可見纖維束散在。

【化學成分】葉含脫腸草素(herniarin),香柑內(nèi)酯(bergpten)[1],內(nèi)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蕓香甙(ru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賽醇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β-香樹脂醇乙酸脂(β-amyrin acetate)[2]。

【炮制】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性味】味酸、性涼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luò);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坐骨神經(jīng)痛;瀉痢;尿淋;水腫;瘧疾;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咽喉腫痛;睪丸炎;漆瘡;痛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60-90g);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煎水熏洗。

【摘錄出處】《中華本草》

《*辭典》

【名稱】薜荔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Bì Lì

【別名】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爬墻虎、風不動(《中國藥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間草藥》),石龍?zhí)伲ā吨兴幹尽罚?,常春藤(《廣西中藥志》),石壁藤、補血王、追骨風、爬巖風(《湖南藥物志》),墻腳柱、紅墻套、煙筒丕(《閩東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廣東中藥》Ⅱ),石繃藤(《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薛荔絡(luò)石藤、老鴉饅頭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涼粉藤、爬墻藤、牛屎藤(《江西草藥》)

【來源】為??浦参颷b]薜荔[/b]的[b]莖[/b]、[b]葉[/b]。4~6月間采取帶葉的莖枝,曬干,除去氣根。

【原形態(tài)】常綠攀援灌木,有乳汁。莖灰褐色,多分枝;幼枝有細柔毛,幼時作匍匐狀,節(jié)上生氣生根。不育幼枝的葉小,互生,卵形,長0.6~2.5厘米,基部偏斜,近于無柄;至成長后,枝硬而直立,葉大而厚,葉柄長0.5~1.5厘米;托葉卵狀三角形,長0.5~1厘米,外面被細柔毛,革質(zhì);葉片橢四形,長2.5~10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稍心臟形,全緣,上面近于無毛,下面密生細柔毛,側(cè)脈和網(wǎng)狀脈在下面隆起,呈小蜂窩狀。隱頭花序;花單性,小花多數(shù),著生在肉質(zhì)花托的內(nèi)壁上,花托單生于葉腋,有短柄;雄花托長橢圓形,長達5厘米,直徑3厘米;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綠色。瘦果細小,棕褐色,果皮薄膜質(zhì),表面富粘液?;ㄆ?~6月。隱花果成熟期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樹木間或斷墻破壁上。分布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主產(chǎn)江蘇、浙江、山東。此外,貴州、江西、湖北、廣東、安徽等地亦產(chǎn)。

【性狀】干燥莖枝呈圓柱形,細長而彎曲,直徑1~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點狀突起的根痕;質(zhì)堅韌或脆,折斷面黃色或黃褐色,髓部圓點狀,黃白色,偏于一側(cè)。莖枝上的葉互生,葉片橢圓形,先端鈍圓,通常卷折,棕綠色或黃褐色,革質(zhì)。氣弱,味淡。以莖細、均勻、帶葉者為佳。

【化學成分】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離得5種晶體:內(nèi)消旋肌醇、蕓香甙、β-谷甾醇、蒲公英賽醇乙酸酯和β--香樹脂醇乙酸酯。本植物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種子中含一種凝膠質(zhì)樣物質(zhì)約13%,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

【性味】酸,平。 ①《綱目》:"酸,平,無毒。" ②《廣東中藥》Ⅱ:"味淡,微涼。" ③《福建中草藥》:"苦,平。"

【功效】祛風,利濕,活血,解毒。治鳳濕痹痛,瀉痢,淋病,跌打損傷,癰腫瘡癤。 ①《本草拾遺》:"主風血,暖腰腳,變白不衰。" ②《日華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瘍及風惡疥癬。" ③《本草圖經(jīng)》:"葉治背癰,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④《國藥的藥理學》:"藤汁為激性藥,有壯陽固精之效。又為消炎藥,治腫物,腸痔及惡瘡癰疽,一切疥癬。" ⑤《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祛濕利尿。治絲蟲病,跌打損傷,腰痛,熱痢,水瀉,熱淋,肚脹氣墜。" ⑥《廣東中藥》Ⅱ:"利水去濕,散毒,滑腸通便。治痔瘡,天泡瘡,酒濕患瘡。" ⑦《江西草藥》:"治血尿,砂淋,夢遺,早泄,咽喉腫痛等癥。" ⑧《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濕,通經(jīng)活絡(luò),清熱消腫,利尿,止血。治風濕痛,手足關(guān)節(jié)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搗汁涂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洽風濕痛,手腳關(guān)節(jié)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腰痛、關(guān)節(jié)痛:薜荔藤二兩。灑水各半同煎,紅糖調(diào)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疝氣:薜荔藤(用結(jié)果的主藤)一兩,三葉木通根二兩。水煎去渣,加雞蛋一個煮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④治血淋痛澀:木蓮藤葉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綱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兩,甘草一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⑥治病后虛弱:薜荔藤三兩,煮豬肉食。(《湖南藥物志》) ⑦治先兆流產(chǎn):薜荔鮮枝葉(不結(jié)果的幼枝)一兩,荷葉蒂七個,薴麻根一錢。水煎去滓,加雞蛋三個,同煮服?;騿斡棉道笾θ~亦可。(《江西草藥》) ⑧治小兒瘦弱:薜荔藤二兩,蒸雞食。(《湖南藥物志》) ⑨治嬰兒濕疹:鮮薛荔葉二兩,黃連三錢。加米湯適量擂爛,以汁搽患處;或同時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贛州《草醫(y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⑩治瘡癤癰腫:薛荔一兩,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⑾治癰腫:鮮薛荔葉、鮮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備注】本品的不育幼拄,有些地區(qū)作絡(luò)石藤用。參見"絡(luò)石藤"條。

【摘錄出處】《*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