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牛黃
【出處】《本經》
【拼音名】Niú Huánɡ
【別名】犀黃(《外科全生集》),各一旺(蒙名)。
【來源】為??苿游颷b]黃牛[/b]或[b]水牛[/b]的[b]膽囊、膽管[/b]或[b]肝管中的結石[/b],全年均產。于宰牛時注意牛的膽囊、膽管及肝管中有無硬塊,如有即為牛黃,應立即濾去膽汁,將牛黃取出(遲則為膽汁浸潤而變黑)。除凈外部薄膜,先裹以燈心草或通草絲,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邊紙,置陰涼處陰干。干燥時,切忌風吹、日曬、火烘,以防破裂或變色。本品大多取于膽囊,形較圓,商品稱為"膽黃"或"蛋黃"。取于膽管、肝管者,呈管狀,稱為"管黃"。
【性狀】①膽黃(《本經逢原》) 完整者呈卵形,方圓形或三角形,直徑0.5~3厘米。表面金黃色或棕黃色,深淺不一,細膩而稍有光澤;有時外部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紋,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質輕松脆,易于破碎。斷面棕黃或金黃色,深淺不等,亦顯光澤,有排列整齊的環(huán)狀層紋,重重相疊。氣清香,味先微苦,后微甜。入口芳香清涼,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以少許粉末,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黃色,經久不褪,習稱"透甲"或"掛甲"。 ②管黃 呈管狀或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橫曲紋。長約3厘米,直徑約0.5~1.5厘米,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紋及小突起。斷面也有很少的層次,內心多有空隙,色較深。 上述牛黃以表面光澤細膩,質輕松脆,斷面層紋薄而齊整,無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涼者為佳。 主產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甘肅、河南。此外,四川、西藏、青海、廣西、江蘇、上海等地亦產。以西北、東北的產量較大。商品產于西北者,稱"西牛黃"或"西黃";產于東北者,稱"東牛黃"或"東黃";產于北京、天津等地者,稱"京牛黃"。進口的牛黃,產于加拿大、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等地者,稱"金山牛黃";產于印度者,稱"印度牛黃"。進口牛黃的色澤、氣味,均不及國產牛黃。 牛黃除來源于黃牛、水牛外,??苿游锏年笾屑耙芭5呐|S亦可入藥。其外形與斷面層紋與黃牛、水牛的牛黃同,所不同者外表為烏黑色;另有人工牛黃,為牛膽汁或豬膽汁經人工提取制造而成。大多呈粉末狀,或不規(guī)則的球形、方形,表面淺棕色或金黃色。質輕松,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無清涼感。涂于指甲亦能染成黃色,主產天津及北京。
【炮制】研為極細粉末用。
【性味】苦甘,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無毒。" ③《別錄》:"有小毒。" ④《藥性論》:"味甘。" ⑤《日華子本草》:"涼。"
【歸經】入心、肝經。 ①《本草蒙筌》:"入肝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經。"
【功效】清心,化痰,利膽,鎮(zhèn)驚。治熱病神昏、譫語,癲癇發(fā)狂,小兒驚風抽搐,牙疳,喉腫,口舌生瘡,癰疽,疔毒。 ①《本經》:"主驚癇,寒熱,熱盛狂庢。" ②《別錄》:"療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又墮胎。" ③《藥性論》:"小兒夜啼,主卒中惡。" ④孫思邀:"益肝膽,定精神,除熱,止驚痢,辟惡氣。" ⑤《日華子本草》:"療中風失音,口噤,婦人血噤,驚悸,天行時疾,健忘虛乏。" ⑥《日用本草》:"治驚病搐搦煩熱之疾,清心化熱,利痰涼驚。" ⑦《綱目》:"痘瘡紫色,發(fā)狂譫語者可用。" ⑧《會藥醫(yī)鏡》:"療小兒急驚,熱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腫,一切實證垂危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1.5分。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人參為之使。惡龍骨、地黃、龍膽、蜚蠊。畏牛膝。" ②《藥性論》:"惡常山。畏干漆。" ③《品匯精要》:"妊婦勿服。" ④《本草經疏》:"傷乳作瀉,脾胃虛寒者不當用。"
【附方】①治溫病邪入心包,神昏譫語,兼治卒厥,五癇,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于熱者:牛黃一兩,郁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朱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麝香二錢五分,真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黃芩一兩。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溫病條辨》安宮牛黃丸) ②治熱入血室,發(fā)狂不認人者:牛黃二錢半,朱砂三錢,腦子一錢,郁金三錢,甘草一錢,牡丹皮三錢。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問病機保命集》牛黃膏) ③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末)二分。共研為末,作一服,小兒減半。痰厥溫香油下;急慢驚風,黃酒入蜜少許送下。(《魯府禁方》牛黃散) ④治小兒驚熱,發(fā)歇不定:牛黃一分(細研),川大黃半兩,蟬殼一分(微炒),子芩半兩,龍齒半兩(細研)。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圣惠方》牛黃丸) ⑤治小兒心肺煩熱,黃瘦,毛焦,睡臥多驚,狂語:朱砂半兩,牛黃一分。上藥,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調下一字。(《圣惠方》) ⑥治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真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形色不實者,勿多服。(《小兒藥證直訣》) ⑦治小兒胎風熱、撮口發(fā)噤:牛黃(研)一分,淡竹瀝半合。每服牛黃一字匕,用淡竹瀝調下,一、二歲兒服之;三、四歲兒每服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圣濟總錄》牛黃竹瀝散) ⑧治乳巖(乳癌),橫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犀黃三分,麝香一錢半,乳香、沒藥(各去油)各一兩。各研極細末,黃米飯一兩,搗爛為丸,忌火烘,曬干。陳酒送下三錢,患生上部,臨臥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黃丸) ⑨治胎毒瘡癤及一切瘡瘍:牛黃三錢,甘草、金銀花各一兩,草紫河車五錢。上為末,煉蜜丸,量兒服。(《保嬰撮要》牛黃解毒丸) ⑩治傷寒咽喉痛,心中煩躁,舌上生瘡:牛黃(研)、樸硝(研)、甘草(炙,銼)各一兩,升麻、山梔子(去皮)、芍藥各半兩。搗研為細散,再同研令勻。每服一錢匕,食后煎姜、蜜湯,放冷調下。(《圣濟總錄》牛黃散) ⑾治小兒鵝口瘡,不能飲乳:牛黃一分,為末。上一味,用竹瀝調勻,瀝在兒口中。(《圣濟總錄》牛黃散)
【摘錄出處】《*辭典》
【名稱】牛黃
【拼音名】Niú Huánɡ
【英文名】CALCULUS BOVIS
【別名】丑寶、天然牛黃
【來源】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干燥膽結石。宰牛時,如發(fā)現有牛黃,即濾去膽汁,將牛黃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陰干。
【性狀】本品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徑0.6~3(4.5)cm,少數呈管狀或碎片。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鑒別】(1)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習稱“掛甲\"。(2) 取本品少許,用水合氯醛試液裝片,不加熱,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團塊由多數黃棕色或棕紅色小顆粒集成,稍放置,色素迅速溶解,并顯鮮明金黃色,久置后變綠色。(3) 取本品粉末10mg,加三氯甲烷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膽酸對照品、去氧膽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異辛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5∶7∶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4) 取本品粉末10mg,加三氯甲烷-冰醋酸(4∶1)混合溶液5ml,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膽紅素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冰醋酸(4∶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10∶3∶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膽酸 取本品細粉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5ml,蒸干,殘渣加20%氫氧化鈉溶液10ml,加熱回流2小時,冷卻,加稀鹽酸19ml,調節(jié)pH值至酸性,用乙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乙酸乙酯液均用同一鋪有少量無水硫酸鈉的脫脂棉濾過,濾液合并,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膽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 48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 2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3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異辛烷-乙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為展開劑, 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噴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進行掃描,波長:λS = 380nm,λR = 650nm,測量供試品吸光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光度積分值,計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膽酸(C24 H40O5)不得少于4. 0%。膽紅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避光操作)。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1%冰醋酸溶液(95∶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450nm。理論板數按膽紅素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膽紅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二氯甲烷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六號篩)約10m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10%草酸溶液10ml,密塞,渦旋混勻,精密加入水飽和二氯甲烷100ml,密塞,稱定重量,充分振搖,渦旋混勻,超聲處理(功率500W,頻率53kHz,水溫 25~35℃)4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水飽和二氯甲烷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離心(轉速為每分鐘4000轉),分取二氯甲烷液,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膽紅素(C33 H36 N4O6)不得少于 25.0%。
【性味】甘,涼。歸心、肝經。
【歸經】歸心、肝經。
【功效】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 于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fā)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
【儲藏】遮光,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壓。
【備注】(1)牛黃功能清熱解毒、豁痰定驚,它的開竅之力遠不及麝香、冰片。 (2)本品配以麝香、天竺黃、全蝎、鉤藤,則豁痰開竅、清熱鎮(zhèn)痙;配黃連、黃芩、梔子、郁金、朱砂,則清熱解毒、開竅安神;配青黛、珍珠、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則清熱解毒、消腫定痛。 (3)牛黃原為病牛膽囊中的結石(少數為膽管、肝管的結石),故貨源較少?,F除此種天然牛黃外,尚有人工合成的牛黃,系按牛黃含有的成份,由牛膽汁或豬膽汁中提取,加工而成。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人造牛黃,功效頗好。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名稱】牛黃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br]1.陶弘景:牛黃,今人多皆就膽中得之耳。唯以磨爪甲,舐拭不脫者是真。[br]2.《藥對》:得牡丹、昌蒲利耳目。[br]3.《唐本草》:牛黃,今出萊州、密州、戎州、青州、淄州。黃有三種:散黃,粒如麻豆;漫黃,若雞卵中黃,糊在肝膽;團黃,為塊形,有大小,并在肝膽中。特牛,具吳牛未聞有黃。[br]4.《本草衍義》:牛黃,亦有駱駝黃,皆西域所出也。駱駝黃極易得,醫(yī)家當審別考而用
【拼音名】Niú Huánɡ
【英文名】Bezoar, Cow-bezoar
【別名】犀黃、各一旺
【來源】藥材基源:為??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膽囊、膽管、膽管結石。[br]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br]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收集,殺牛時取出肝臟,注意檢查膽囊。肝管及膽管等有無結石,如發(fā)現立即取出,去凈附著的薄膜,用燈心草包上,外用毛邊紙包好,置于陰涼處陰干,切忌風吹、日曬。火供,以防變質。天然牛黃因來自個別病牛體,產量甚微,供不應求,為解決牛黃藥源不足,目前采用人工培植牛黃取得很好效果?,F將人工培植牛黃的方法介紹如下:凡計劃施行手術的牛,要作術前檢查,牛種不限,公、母均可。本前應絕食8-12h,但飲水不限。術前要準備好手術器械,核體(即埋入膽囊內的異物)一般采用塑料制成。手術的進行可按常規(guī)外科方法處理。培核1年左右便可取黃。取黃方法與培植手術相同。可以再次埋入核體,作第2次培植。核體從牛膽囊中取出后,先用吸水紙輕擦表面,除去膽汁粘液等,然后用硫黃熏蒸,最后烘干(溫度控制在50-60℃)或在通風處陰干。[br]上述加工方法所得牛黃為碎片狀,研粉后即可制藥。
【原形態(tài)】1.黃牛,體第1.5-2m,體重一般在280kg左右。體格強壯結實,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大鼻孔,基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較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內有骨質角髓。四肢勻稱,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無雜毛摻混。[br]2.角較長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務發(fā)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較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其性格溫馴,生長較快。食植物性飼料。[br]資源分布:1.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br]2.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飼養(yǎng),以南方水稻田地區(qū)為多。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直徑0.6-3(-4.5)cm。表面金黃色至棕黃色,深淺不一,較細膩而稍有光澤,有的外部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紋。體輕,質極脆,易分層剝離,斷面色較淺,可見緊密的同心環(huán)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明顯的清香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br]膽管結石呈管狀,表面不平或有橫曲紋,或為破碎的小片,長約3cm,直徑0.5-1.5cm。表面紅棕或黃棕色,有的呈棕褐色,有裂紋及小突起。斷面有較少的層紋,有的中空。[br]顯微鑒別本品水合氯醇裝片不加熱,可見不規(guī)則團塊,由多數黃棕色或棕紅色小顆粒集成,遇水含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顯鮮明金黃色,久置后變綠色。
【化學成分】天然牛黃中含有膽紅素(bilirubin),膽汁酸(bile acids)[包括膽酸(cholic acid)],脫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膽汁酸鹽,膽甾醇(chole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脂肪酸(fatty acid),卵磷脂(lecithine),維生素D,無機元素鈣,鈉,鐵,鉀,銅,鎂,磷等。尚含類胡蘿卜素及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多種氨基酸及兩種酸性肽類成分:平滑肌收縮物質SMC-S2和SMC-F。[br]天然牛黃中的膽紅素分為游離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和共價膽紅素3種。其中結合膽紅素結合的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共價膽紅素是指與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共價結合的膽紅素。
【作用】1.對中樞系統的作用:1.1.鎮(zhèn)靜作用:1.1.1.對小鼠自發(fā)活動的影響:小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腹腔注射牛黃混懸液;給藥后1.5小時測小鼠5分鐘自發(fā)活動次數,用給藥前后小鼠活動次數之差值進行F檢驗,結果表明牛黃能顯著抑制小鼠自發(fā)活動。(P<0.01)(見表4)。人工培植牛黃亦有同樣的作用。[br]另據杉本重利報告,牛黃能對抗咖啡因。樟腦和印防已毒素等引起的中樞興奮癥狀,并可增強水合氯醛、烏拉坦、嗎啡或巴比妥鈉的鎮(zhèn)靜作用。有人認為,牛黃中的牛磺酸和甘氨脫氧膽酸鹽的鎮(zhèn)靜作用最強。[br]1.1.2.對小鼠戊巴比妥鈉催眠作用的影響:小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腹腔注射混懸劑,給藥后1.5小時,尾靜脈注射妥鈉溶液25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的指標,記錄小鼠睡眠時間,實驗結果表明,牛黃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P<0.05。培植牛黃亦有同樣的作用。[br]1.1.3.對水合氯醛作用的影響:昆明種或LACA小鼠18-22g,雌雄各半,分組后分別灌胃CMC、牛黃,每天給藥1次,共給藥3次,于末次給藥后l小時,各組小鼠均腹腔注射水合氯醛190mg/kg,并以氯丙嗪作對照,觀察各組15分鐘內睡眠小鼠數。說明牛黃能加強水合氯醛對小鼠的中樞抑制作用,此結果與培植牛黃的作用相似。[br]1.2.抗驚厥作用:1.2.1.對安鈉咖致驚作用的影響:小鼠分別給予蒸餾水、牛黃和培植牛黃(1g/kg),每天1次,連續(xù)5天,于末次給藥后l小時,各組均腹腔注射安鈉咖300mg/kg,觀察各組出現驚厥的潛伏時間和死亡動物數。結果兩者均能延長小鼠由安鈉咖引起的驚厥潛伏時間。[br]1.2.2.對印防己毒素作用的影響:實驗小鼠分別灌胃CMC、牛黃、培植牛黃每日給藥1次,連續(xù)7天于末次給藥后l小時,各組動物均腹腔注射印防己毒素7mg/kg。結果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均有抗驚厥作用。亦有報道培植牛黃對苯甲酸鈉、咖啡因引起的驚厥對抗作用不明顯。[br]另據報導,牛黃能緩解樟腦、咖啡因等引起的小白鼠驚厥,但對番木鱉堿及士的寧引起的驚厥無效??贵@厥作用原理與牛黃中有效成份牛磺酸可能力抑制性神經遞質或調節(jié)有關。大腦皮層神經無微電泳法證明,?;撬峥梢种谱园l(fā)和誘發(fā)電活動、產生超極化,與給藥后表現的中樞抑制效應相符。此外,牛磺酸對脊髓和腦干的抑制作用可被士的寧所拮抗,根據上述結果,認為?;撬峥赡苁且种菩陨窠浗橘|,通過相應的受體或GABA受體起作用。但也有實驗證明,?;撬釋ν挥|后GABA受體無明顯親和力、不能替代GABA抑制中樞,而具有神經調節(jié)劑(Neuromodulator)作用。中樞也可能存在著?;撬崮苌窠?。牛磺酸作為神經介質或調節(jié)劑的功能,仍需進一步研究。[br]1.3.解熱作用:給Wistar系大白鼠腹腔注射2,4-二硝基苯10mg/kg,同時,注入天然牛黃膽酸鈣、氨基比林100mg/kg按時測定直腸體溫,結果對照組出現明顯的發(fā)熱作用,牛黃及膽酸鈣有抑制發(fā)熱作用,氨基比林則有強大的體溫下降作用。培植牛黃亦有同樣作用。也有報道天然牛黃對過期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菌引起發(fā)熱家兔體溫的下降作用不明顯,另有報道,正常家兔腹腔注射1-5mg/kg的膽酸鈉或去氧膽酸鹽的作用最強。?;撬釋Πl(fā)熱動物的體溫具明顯的解熱作用。?;撬岬慕鉄釞C理研究發(fā)現,耗竭腦內5-HT能強烈對抗?;撬峤档腕w溫,說明5一HT系統參與作用。Kerwin等給大鼠下丘腦內注射牛磺酸能升高體溫,但在較高劑量又降低體溫,士的寧能對抗其升高體溫效應,提示牛磺酸在下丘腦作為遞質調節(jié)體溫,較高劑量牛磺酸降體溫可能由于擴散到其它與體溫調節(jié)有關的腦區(qū)。[br]大鼠口服牛磺酸可降低酵母引起的發(fā)熱。培植牛黃亦有同樣作用。兔腦室注射能阻止細菌內毒素和白細胞熱源性發(fā)熱,停用牛磺酸則繼續(xù)發(fā)熱,但抑制前列腺素E1和E2引起的發(fā)熱時,沒有這種現象,說明牛磺酸可能占據熱源載體。[br]2.對心血管的作用:2.1.對離體蛙心心肌收縮力的影響:按斯氏法制備離體蛙心標本,描記心臟正常收縮活動曲線后、換低鈣任氏液,(含鈣量為正常任氏液的1/4)灌流,蛙心收縮力則減弱,此時分別滴入1%天然牛黃0.1ml,以等量的NS作對照,結果表明牛黃和培植牛黃均能增強蛙心心肌收縮力。[br]羽野等報告牛黃對家兔及蟾蜍離體心臟有強心作用。后來又有人用豚鼠離體心臟試驗,也證實牛黃有強心作用。石坂氏曾報告從牛黃中提取一種無味無臭的酸性物質。該物質以堿中和后溶于水中,水溶液在10-7濃度時對離體蛙心灌流實驗,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當10-2濃度時仍未看到蛙心停博的毒性反應。后來進一步證明牛黃加強心臟收縮作用。[br]2.2.對家兔血壓的影響:家兔2.O-2.5kg,雌雄不限,以烏拉坦1g/kg麻醉,測定頸動脈血壓后,分別靜脈注射1%牛黃水溶液0.5ml與1.0ml/kg和培植牛黃1.Oml(1%溶液),結果均能顯著降低家兔血壓。早期報告,牛黃有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作用,對家兔靜脈注射時,可見持續(xù)性血壓上升,同時心跳增強。但巖城氏等用家兔耳殼灌流法,證明牛黃有擴張微血管的作用。牛黃及膽酸鈣對豚鼠冠狀血管有收縮作用,后者比牛黃作用稍弱。 另外報告牛黃及膽酸鈣較好的降壓作用。對烏拉坦麻醉家兔靜脈注射印度牛黃5mg/g或對自然形成高血壓及腎型人工高血壓的大白鼠口服牛黃100mg/g,均有較強的降壓作用。此與前人報告升高家兔壓的作用相反。家兔耳殼血管灌流證明牛黃能擴張微血管,并在急性實驗中發(fā)現牛黃有拮抗腎上腺素升高血壓的作用,推測這兩個作用綜合表現為牛黃的降壓作用。牛黃主要成分膽紅素有降壓及抑制心跳的作用,據西村等證明牛黃降壓的化學成分是膽酸,去氧膽酸等膽酸鹽(特別是鈣鹽)和膽紅素。也有人認為含在牛黃中的其它雜復合物,也是降壓的化學因素。木材等從牛黃水溶性部分得到的SMC,作用類似乙酰膽堿,可便兔血壓下降,此一作用可為阿托品所拮抗。[br]3.對平滑肌的作用:3.1.對乙酰膽堿引起腸興奮的抑制作用:采用4只大白鼠離體回腸腸段常規(guī)處理后,置離體器官測定儀充滿合氏液的20ml浴槽內,通氣,溫度控制在39℃。待腸段穩(wěn)定后,先描記一段腸正常活動曲線,然后在浴槽內滴入濃度為1:20000的溴化乙酰膽堿溶液10ml,描記一段腸收縮曲線作為對照。然后排出浴槽內溶液,并進行多次沖洗。待腸收縮恢復至自主運動位置時,再依次滴入10ml溴化乙酰膽堿溶液及0.2ml2%天然牛黃水溶液。描記一段腸收縮曲線,觀察天然牛黃對乙酰膽堿引起腸興奮的抑制情況。并以同樣方法觀察培植牛黃的作用。結果表明,牛黃對乙酰膽堿引起的大鼠腸平滑肌的興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黃的作用較強。[br]3.2.對氯化鋇引起腸興奮的抑制作用:實驗方法同前,給以氯化鋇,使氯化鋇在浴管內的濃度為50ug/ml。結果表明,天然牛黃對氯化鋇引起的大鼠腸平滑肌興奮,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黃作用較弱。[br]3.3.對離體腸自主收縮的影響:采用健康大鼠離體十二指腸腸段。結果表明,天然牛黃、培植牛黃及合成牛黃。對離體腸的自主收縮均無影響。牛黃的解痙作用,是去氧膽酸和膽酸等各成分的綜合作用,但主要為去氧膽酸的作用。用小白鼠離體小腸作解痙活性的檢定,以其對乙酰膽堿拮抗作用的大小來制定解痙效果。結果指出牛黃的藥理活性,約為阿托品的1/10,000,罌粟堿的1/100,牛黃產地不同,質量也有差別。其他膽酸類也有解痙效果。它們作用的強弱順序如下:去氧膽酸鹽、熊果去氧膽酸鹽。鵝去氧膽酸鹽、膽酸鹽。熊果去氧膽酸對小白鼠小腸解痙作用的性質,近似罌粟堿。和膽酸類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相反,牛黃水浸膏中分離出的平滑肌收縮性成分SMC,具有乙酰膽堿樣作用,能夠收縮消化系平滑肌。[br]4.利膽作用:利用家兔膽道插管方法,研究了藥物對肝膽汁分泌的影響,發(fā)現牛黃促進肝膽汁分泌的作用甚小,運不如熊膽及蟾酥。巖城氏報告牛黃和去氫膽酸具有同樣的利膽作用,而膽酸鈣的作用則較差。[br]另外,木材等采用豬膽囊標本,發(fā)現除牛膽汁、牛黃水溶性成分SMC具有膽囊收縮作用外,牛黃、膽酸鹽、去氧膽堿鹽等均無作用。義以總膽管標本觀察用藥后松弛總膽管歐蒂氏括約肌使流出滴數增加情況,發(fā)現它們利膽作用強弱的順序為:去氧膽酸鹽>鵝去氧膽酸鹽>膽酸鹽>熊果去氧膽酸鹽。說明去氧膽酸鹽對歐蒂氏括約肌顯示最大的松弛作用,而被認為是牛黃利膽作用的成分。[br]牛黃中所含膽酸類的作用,是使平滑肌松弛,特別是去氧膽酸解痙作用最強。牛黃水溶性成分SMC,可使膽囊平滑肌收縮,并可抑制去氧膽酸對膽囊的松弛作用,從而有助于膽囊膽汁排出。這項結果說明藥理上相互拮抗的物質作用于同一部位,構成一個功能上的合作體系,共同調節(jié)膽汁排出功能。膽囊收縮物質SMC和膽汁促泌素(Cholcystokinine)一樣對膽囊具有收縮作用,而去氧膽酸的作用則與其拮抗。由于牛黃既含游離膽酸,使膽管系統平滑肌松弛,又含SMC可使膽囊收縮,所以用牛黃后并不影響膽囊收縮而使括約肌松弛使膽汁排出增加的效果。[br]5.對血液系統的影響:健康家兔灌胃牛黃0.1g/kgl-2次后,可使紅細胞顯著增加。摘除脾臟的家兔口服牛黃,也見紅細胞及血色素量增加。對由于放血引起貧血的家兔,灌胃牛黃可促進血色素量恢復。又有人試驗,正常家兔每次口服牛黃0.1g/kg,隔日,共2-7次,能顯著促進紅細胞的新生。用藥次數愈多,作用愈大,但因牛黃品種而有差異。因放血而貧血的家兔每次中服牛黃。0.1g/kg,1日1次,3次后能顯著促進貧血的恢復。后來又將牛黃所含成分用不同溶劑浸出,試驗其對家兔紅細胞的新生作用,證明維生素D為促進紅細胞新生的主要成分,膽紅素和麥角甾醇僅有部分作用。[br]6.抗炎作用:6.1.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癥的影響:取小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腹腔注射牛黃混懸液,每天1次,連續(xù)3天,第3天給藥后1小時,于每鼠左耳滴二甲苯0.02ml致炎20分鐘,處死動物,用直徑6.5mm的打孔器分別切下小鼠左右耳殼圓片,稱重,計算。結果表明牛黃能顯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癥的作用(P<0.01)。培植牛黃亦有相同的作用。[br]6.2.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的影響:給麻醉小鼠兩側腋下各植入1個5mg重的滅菌棉球,從手術當天開始,每天腹腔注射牛黃混懸液1次,連續(xù)3天,第2天處死動物,打開切口,剝離肉芽腫,稱重。表明牛黃對小鼠棉球內芽腫增生有顯著的抑制效果(P<0.01)。培植牛黃亦有相似的作用。[br]6.3.對大鼠甲醛性足跖腫脹的影響:取大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組,每組5只,給大鼠腹腔注射牛黃混懸劑后1小時,從大鼠右后跖腱膜下注入2·5%福爾馬林0.05ml致炎,于致炎后1、3、5、7、24小時,用排水法測定踝關節(jié)以下體積。實驗表明,牛黃對大鼠足跖明顯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黃亦有相似的作用。[br]7.抗感染作用:7.1.抗菌作用:結合膽汁酸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四聯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奈氏雙球菌、鏈球菌等,鵝去氧膽酸、豬去氧膽酸及去氧膽酸均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而天然牛黃及膽紅素僅在1.6%碳酸氫鈉混懸液時,對枯草桿菌有微弱的抑菌作用。[br]7.2.對乙腦病毒作用:天然牛黃對乙腦病毒(A2)有不同程度的滅活作用。小鼠皮下感染乙腦病毒、牛黃對其,滅活作用時間是在毒血癥階段,而不是在腦內繁殖階段,并且實驗證明,膽紅素的抑制指數量高,去氧膽酸與豬去氧膽酸次之,膽酸較低。[br]8.其它作用:8.1.對呼吸系統作用:動物實驗證明,牛黃有興奮呼吸作用。天然牛黃混懸液給藥,用小鼠酚紅排泄法實驗,未觀察到明顯祛痰作用,但用5%碳酸氫鈉作溶媒,腹腔注射有明顯祛痰作用。豬膽酸、牛羊膽酸均有明顯祛痰作用,且以豬膽酸作用最強。用小鼠氨霧引咳法證明,膽酸和去氧膽酸均有明顯鎮(zhèn)咳效應。[br]8.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天然牛黃與人工合成牛黃及對照組以每天100mg/kg,給小白鼠灌胃給藥,每天1次,連續(xù)5天。給藥后第3天腹腔注射2%雞紅細胞懸液1ml,30分鐘后取出腹腔內液離心,取沉淀物涂片、染色、汁數,發(fā)現實驗組皆可提高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數,提示2種牛黃均有顯著提高吞噬功能的作用,這可能是其治療小兒高熱驚厥、抗炎、抗感染的基本作用之一。
【毒性】小鼠口服牛黃代用品0.6g/kg,每天1次,連續(xù)6天,體重、飲食、大小便、活動均無異常,給藥12天以上,則體重較對照組明顯減輕。如服以上劑量的10-30倍,則多有腹瀉,有的呈昏迷狀態(tài)而死亡;牛黃則很少腹瀉,死亡率也較低。小鼠服牛黃或膽酸鈣2g/kg,1周內沒有死亡。高血壓大鼠,每天服牛黃100mg/kg,共15周,腦、肺、心、肝、腎、腎上腺、脾、精囊等臟器肉眼所見均無病變。膽汁口服時無毒,但如靜脈注射,則產生嚴重的神經系統及心臟的抑制,并發(fā)生溶血。主要是其中所含的膽酸所引起。靜脈注射膽鹽引起顯著血壓下降并伴有心率減慢。離體心臟灌流時,膽鹽也使心率減慢、收縮幅度降低,并可引起心律不齊甚至心室顫動。注射膽汁并可引起胃腸道活動增加。小量膽鹽可使骨胳肌活動增加,搐搦,痙攣,大量則抑制。上述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膽堿酯酶所致。毒性:天然牛黃15g/kg灌胃給藥后,多數小鼠活動明顯減少,倦伏于鼠籠,繼續(xù)觀察7天,未見任何毒性作用。天然牛黃、人植牛黃腹腔注射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675.77±152.05mg/kg、403.27±44.04mg/kg。[br]小鼠腹腔注射膽酸的半數致死量為1.52g/kg,去氧膽酸為1.06g/kg,小鼠靜脈注射去氧膽酸的半數致死量為0.15g/kg。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天然牛黃或膽酸鈣2g/kg,觀察1周未見死亡。每日腹腔注射天然牛黃0.6g/kg,連續(xù)6天,未見體重減輕和其它癥狀。高血壓大鼠每日腹腔注射天然牛黃0.1g/kg,共15周,未見各重要器官發(fā)生病理變化。上述實驗表明,天然牛黃毒性很低。培植牛黃腹腔注射給藥的小鼠半數致死量為403.27±44.04mg/kg。小鼠30只,先饑餓8小時(禁食不禁水),隨機分3組,分別灌胃15%天然牛黃、10%與15%培植牛黃,給藥容量為50ml/kg,4小時后重復給藥1次。給藥后,多數動物活動明顯減少,倦伏。約3小時后慚恢復正常,繼續(xù)觀察7天,未見毒性反應和死亡,飲食正常,皮毛光滑,行為動活均正常。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調和,徐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習稱“掛甲”。[br](2)取本品少汗置試管中,分別加下列試劑3ml,微熱,有顯色反應:加冰醋酸顯綠色,冷后小心滴加等容積的硫酸,下層無色,上層綠色,兩層相接處顯紅色環(huán)。(檢查甾類反應)加硫酸顯綠色;加硝酸顯紅色;加氨水顯黃褐色。(檢查膽紅素)(3)取粉未0.2g,加鹽酸1ml,再加乙醚20ml振搖提取,放置,分取乙醚液,濾過,置分液漏斗中,加氫氧化鋇飽和溶液20ml,振搖,即發(fā)生黃色沉淀。分離除去水層及沉淀,醚層用氫氧化鋇飽和溶液洗滌22次,每次10ml。分取醚層,濾過,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加醋酥1ml與硫酸2滴,振搖,放置10min,即顯綠色。(檢查結合型膽紅素)(4)取牛黃0.1g,加鹽酸1ml及氯仿10ml,振搖混合,氯仿展呈黃褐色。分取氯仿層,加入氫氧化鋇試液5ml,振搖后生成帶綠黃褐色沉淀,分離除去水和沉淀,取氯仿層1ml,加醋酥1ml與硫酸2滴,搖勻,放置,溶液呈綠色。(檢查結合型膽紅素)(5)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l,研磨,濾過,取濾液1ml,加新制的1%糖醛(新蒸餾至近無色)溶液1ml與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0ml,置70℃水浴中加熱10min,即顯藍紫色。(檢查膽酸)(6)取粉末少量,加氯仿1ml搖勻,加硫酸與30%過氧化氫溶液各2滴,振搖,即顯紅色。(檢查膽紅素)(7)薄層色譜取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聲波處理30min,濾過,蒸干濾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膽酸與去氧膽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各含2mg的混合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二溶液各2μl,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異李烷一醋酸乙酯一冰醋酸(15:7: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后,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約5min,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br]品質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guī)定:本品含水分不得超過9.0%。含膽紅素以干燥品計算不得少于35.0%。含膽酸以干燥品計算不得少于7.0%
【炮制】1.凈劑:將牛黃取出,除凈外部薄膜。[br]2.研末:先裹以燈心草或通草絲,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邊紙,置陰涼處陰干,干燥時,切忌風吹、日曬、火烘,以防破裂或變色。研為極細粉末,即可入藥。
【性味】味苦;甘;性涼
【歸經】心;肝經
【功效】清心涼肝;豁痰開竅;清熱解毒。主熱病神昏;中風竅閉;驚癇抽搐;小兒急驚;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癰疽疔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脾虛便溏及孕婦慎服。
【附方】1.牛黃八寶丸(《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用治痧證發(fā)斑發(fā)狂,渾身赤紫,及痧后惡毒瘡瘍。2.牛黃上清丸(《國藥成藥處方集》),用治頭腦昏暈,暴發(fā)火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齒疼痛,頭面生瘡,大便燥結,身熱口渴。3.牛黃丸(《太平圣惠方》),用治小兒慢驚風,發(fā)歇不止。4.牛黃丸(《小兒藥證直訣》),用治小兒疳積。5.牛黃丸(《嬰童百問》),用治肝受驚風,眼目疼痛。6.牛黃丸(《審視瑤函》),用治小兒雙目睛通(即頭視)。7.牛黃生肌散(《外科大成》),用治牙疳,臭爛穿腮者。8.牛黃抱龍丸(《醫(yī)學入門》),用治小兒急慢驚風,及風熱風癡等癥。9.牛黃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用治中風昏冒,神情不爽,如有物蒙蔽,及風犯于心,心神不寧,健忘驚悸等癥。10.牛黃青黛散(《瘍醫(yī)大全》),治青腿牙疳,癥見牙疳腐爛而腿腫色青者。11.牛黃承氣湯(《溫病條辨》),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邪閉心包,神昏舌短,飲不解渴者。12.牛黃清心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治諸風緩縱不遂,語言蹇澀,心神恍惚,怔忡健忘,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心氣不足,驚悸悲憂,虛煩少眠,喜怒無時,或發(fā)狂癲,神情煩亂。
【各家論述】1.《醫(yī)學發(fā)明》:中臟,痰涎昏冒,宜至寶之類鎮(zhèn)墜;若中血脈、中府之病,初不宜用龍、麝、牛黃,為麝香治脾入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恐引風藥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br]2.《綱目》:《別錄》言牛黃惡龍膽,而錢乙治小兒急驚、疳病,涼驚丸、麝香丸皆兩用之,何哉?龍膽治驚癇,解熱殺蟲,與牛黃主治相近,亦肝經藥也,不應相惡如此。[br]3.《本草經疏》:牛黃,《別錄》有小毒,吳普云無毒,然必無毒者為是。入足厥陰、少陽,手少陰經。其主小兒驚?經熱,熱盛口不能開,及大人癲狂癇痙者,皆肝心二經邪熱膠痰為病,心熱則火自生焰,肝熱則木自生風,風火相搏,故發(fā)如上等證,此藥味苦氣涼,入二經而能除熱消痰,則風火息,神魂清,諸證自瘳矣。[br]4.《本草匯言》:牛黃為治心之藥,必酌佐使得宜而后可。故得丹砂而有寧鎮(zhèn)之功,得參、苓而有補養(yǎng)之妙,得菖蒲、山藥而有開達心孔之能,得棗仁、遠志而有和平藏腑之理,得歸、地而有涼血之功,得金、銀而有安神之美。凡諸心疾,皆牛黃所宜也。[br]5.《本草崇原》:李東垣曰:中風入藏,始用牛黃,更配腦、麝,從骨髓透肌膚以引風出;若中于腑及中經脈者,早用牛黃,反引風邪入于骨髓,如油入面,不能出矣。愚謂風邪入臟,皆為死證,雖有牛黃,用之何益。且牛黃主治,皆心家風熱狂煩之證,何曾入骨髓而治骨病乎。腦、麝從骨髓透肌膚,以引風出,是辛竄透發(fā)之藥,風入于臟,臟氣先虛,反配腦、麝,寧不使臟氣益虛而真氣外泄乎。如風中于府及中經脈,正可合腦、麝而引風外出,又何致如油入面而難出耶。臨病用藥,畏首畏尾,致六腑經脈之病留而不去,次入于臟,便成不救,斯時用牛黃、腦、麝未見其能生也。[br]治則:1.《本經》: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br]2.《別錄》:療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又墮胎。[br]3.《藥性論》:小兒夜啼,主卒中惡。[br]4.孫思邈:益肝膽,定精神,除熱,止驚痢,辟惡氣。[br]5.《日華子本草》:療中風失音,口噤,婦人血噤,驚悸,天行時疾,健忘虛乏。[br]6.《日用本草》:治驚癇搐搦煩熱之疾,清心化熱,利痰涼驚。[br]7.《綱目》:痘瘡紫色,發(fā)狂譫語者可用。[br]8.《會藥醫(yī)鏡》:療小兒急驚,熱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腫,一切實證垂危者,
【摘錄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