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yè)門戶
  • 廣告服務
  •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yè)信息展示平臺,所發(fā)布信息僅供參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
當前位置: 首頁 品種 天冬功效與作用

天冬功效與作用

《中國藥典》

【名稱】天冬

【拼音名】Tiān Dōnɡ

【英文名】RADIX ASPARAGI

【別名】天門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鈴、絲冬、趕條蛇、多仔婆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塊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干燥。

【性狀】本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r\n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片。外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切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鑒別】(1) 本品橫切面:根被有時殘存。皮層寬廣,外側有石細胞散在或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石細胞淺黃棕色,長條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32~110μm,壁厚,紋孔和孔溝極細密;黏液細胞散在,草酸鈣針晶束存在于橢圓形黏液細胞中,針晶長40~99μm。內皮層明顯。中柱韌皮部束和木質部束各31~135個,相互間隔排列,少數(shù)導管深入至髓部,髓細胞亦含草酸鈣針晶束。(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水5ml使溶解,通過已處理好的C18固相萃取柱(1.0g,6ml,依次用甲醇與水各6ml預洗),依次用水、10%甲醇、甲醇各10ml洗脫,收集甲醇洗脫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冬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外光下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r\n

【炮制】除去雜質,迅速洗凈,切薄片,干燥。

【性味】甘、苦,寒。歸肺、腎經。

【歸經】歸肺、腎經。

【功效】養(yǎng)陰潤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儲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辭典》

【名稱】天冬

【拼音名】Tiān Dōnɡ

【英文名】Radix Asparagi

【別名】大當門根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b]天門冬[/b]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H)Merr.的[b]根[/b]。秋、冬季采挖,除去須根人沸水中煮或蒸,除去外皮,微火烘干或用硫磺熏后再烘干。

【原形態(tài)】攀援狀多年生草本。莖細,有縱槽紋。葉狀枝2~3枚簇生葉腋,線形,扁平,長1~3cm,寬1mm左右,葉退化為鱗片,主莖上的鱗狀葉常變?yōu)橄聫澋亩檀獭;?~3朵簇生葉腋,黃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漿果球形,熟時紅色?;ㄆ?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園。分布我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性狀】塊根長圓紡錘形,長6~20cm,中部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呈油潤半透明狀。干透者質堅硬而脆,未干透者質柔軟,有粘性,斷面蠟質樣。味甘、微苦。

【化學成分】含多種螺旋甾甙類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絲氨酸等近20種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效】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

【摘錄出處】《*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