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杠板歸
【拼音名】Gànɡ Bǎn Guī
【別名】蛇倒退、犁頭刺、河白草、螞蚱簕、急解素、老虎脷、貓爪刺、蛇不過、蛇牙草、穿葉蓼
【來源】為蓼科蓼屬植物[b]貫葉蓼[/b]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b]全草[/b]。夏秋植株生長茂盛時(shí)采集,曬干。
【性味】酸,涼。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外用治帶狀皰疹,濕疹,癰癤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煎水洗患處。
【摘錄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名稱】杠板歸
【拼音名】Gànɡ Bǎn Guī
【英文名】Herba Polygoni Perfoliati
【別名】河白草、蛇倒退、梨頭刺、蛇不過
【來源】為蓼科植物[b]杠板歸[/b]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b]地上部分[/b]。夏季花開時(shí)采割,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蓼生草本。莖有棱,紅褐色,有倒生鉤刺。葉互生,盾狀著生;葉片近三角形,長4~6cm,寬5~8cm,先端尖,基部近心形或截形,下面沿脈疏生鉤刺;托葉鞘近圓形,抱莖;葉柄長,疏生倒鉤刺?;ㄐ蚨趟霠睿话瑘A形;花被5深裂,淡紅色或白色,結(jié)果時(shí)增大,肉質(zhì),變?yōu)樯钏{(lán)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球形,包于藍(lán)色多汁的花被內(nèi)?;ㄆ?~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灌木叢中或水溝旁。主產(chǎn)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湖南、貴州。
【化學(xué)成分】含靛甙(indican)、水蓼素(persicarin)、p-香豆酸(p-coumaric acid)阿魏酸、香草酸、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
【性味】性微寒,味酸。
【功效】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用于腎炎水腫、百日咳、瀉痢、濕疹、癤腫、毒蛇咬傷。
【摘錄出處】《*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