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滿山紅
【出處】出自《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Mǎn Shān Hónɡ
【別名】映山紅、迎山紅、山崩子、靠山紅、達子香、金達來、東北滿山紅
【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的葉。[br]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br]采收和儲藏:秋、冬采,曬干
【原形態(tài)】半常綠灌木,高1-2m。樹皮淡灰色。多分枝,小枝細而彎曲,暗灰色,有鱗片和柔毛。芽卵形,鱗片廣卵形。葉互生;葉柄長2-5mm,有微毛;葉片近革質(zhì),集生于小枝上部,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7cm,寬1-3cm,先端鈍,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散生白色腺鱗,下面淡綠色,密生腺鱗。冬季卷成簡狀,揉后有香氣?;?-4朵生于枝頂,先葉開放,粉紅色或紫紅色;萼片短小,分裂,外面密生鱗片;花冠漏斗狀,長約1.8cm,5裂,外生柔毛;雄蕊10,伸出花冠,花絲基部有柔毛;子房1,子房壁上密生腺鱗,花柱比花瓣長,宿存。蒴果長圓形,長約1.2cm,先端開裂?;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脊、山坡及林下酸性土壤上。[br]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等地。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適應(yīng)性強。土壤以酸性或中性的砂質(zhì)壤土或粘壤土栽培較好,不宜在堿性土上栽培。[br]栽培技術(shù) 用分株繁殖。適宜在早春或秋季落葉后分株,將母株挖出分開,每叢有1個枝干,穴栽,每穴1叢,覆土壓實。亦可用播種繁殖。[br]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應(yīng)注意松土、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秋、冬采葉,曬干或陰干。
【性狀】性狀鑒別 葉片多反卷成筒狀,有的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2-7.5cm,寬1-3cm,先端鈍,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危?,上表面暗綠色至褐綠色,散生淺黃色腺鱗,下表面灰綠色,腺鱗甚多,主脈于下面突起,側(cè)脈4-6對。葉柄長3-10mm。近革質(zhì)。氣芳香而特異,味稍苦、微辛。[br]以葉片完整、色暗綠者為佳。[br]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均略呈波狀彎曲。上表皮具多數(shù)單細胞非腺毛,長60-240μm,直徑約8μm。下表皮具多數(shù)不定式氣孔,并有多數(shù)大型圓形腺鱗;呈菊花狀;腺頭由2層狹長細胞放射狀組成,邊緣平整,直徑120-150μm,細胞內(nèi)常含油滴狀物;腺柄短,橫切面觀可見由2-4細胞組成。薄壁組織和海綿組織中散有多數(shù)草酸鈣簇晶,直徑約8μm。(圖(2)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熱回流1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碳酸鈉飽和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熱使溶解,加氯化鈉與無水碳酸鈉各1g,充分振搖,濾過,濾液加鹽酸調(diào)節(jié)pH至2-3濾過,沉淀,用水洗滌至洗液呈中性后,自濾紙上加乙醚4ml使溶解。取醚液1ml,加等量的乙醇搖勻,分為2份,一份中加乙酸鉛飽和溶液1-2滴,振搖放置,析出黃色結(jié)晶;另一份中加鎂粉少量與鹽酸4滴,振搖,顯淡紅色至淡棕紅色。(檢查黃酮)(2)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①取葉粗粉5g,加1g碳酸鈣,加乙醇50ml,水浴回流2h,殘渣加乙醇50ml,回流1h,合并濾液,取半量,減壓濃縮至干,殘渣用熱水洗,濃縮至5ml,用乙酸乙酯提取,經(jīng)無水硫酸鈉脫水,濾過,減壓濃縮至干,殘渣溶于甲醇0.5ml中,作供試品液,另取金絲桃甙、槲皮素作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氯仿-甲醇-丁酮-乙酸丙酮(16:10:5:1)展開8cm,置紫外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②?、俦A舻陌肓恳掖继崛∫?,減壓濃縮到5ml,加等量蒸餾水,再加入足量的乙酸鉛飽和水溶液,濾過,濾液用硫酸鈉飽和水溶液脫鉛后,濾過,濾液濃縮至5ml,用氯仿熱提30min,用無水硫酸鈉脫水,蒸干,殘渣溶于甲醇0.25ml中,作供試品液,另以侵木毒素-1、莨菪亭作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板上,以己烷-甲醇-乙酸乙酯(5:1:4)展開20cm,用10%三氯化銻氯仿液顯色;置紫外燈(254nm)下檢視。照山白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滿山紅、烈香杜鵑、紫花杜鵑僅在與對照品莨菪亭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br]品質(zhì)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guī)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總黃酮以蘆?。–27H30O16)計,不得少于2.0%。
【化學(xué)成分】葉含黃酮類物質(zhì):金絲桃甙(hyperoside),異金絲桃甙(isohyperoside),杜鵑素(farrerol),8-去甲杜鵑素(8-demethyl farrerol),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楊梅樹皮素(myricetin)[1],杜鵑黃素(azaleatin),二氫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棉花皮素(gossypetin)[2];香豆精類物質(zhì):東莨菪素(scopoletin),傘形花內(nèi)酯(umbelliferone)[3];酚酸類物質(zhì):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羥基苯甲酸(p-h(huán)ydroxy-benzo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丁香酸(syringicacid),杜鵑醇(rhododendrol)等[2],以及氫醌(hydroquinone)和微量梫木毒素(andromedotoxin)[3]。又含揮發(fā)油,內(nèi)有大牻牛兒酮(germacrone),檜腦(juniper camphor),薄荷醇(menthol),α-,β-,及γ-桉葉醇(eudesmol)和4-苯基-2-丁酮(4-phenyl-butan-2-one)[4]。另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計算機聯(lián)用儀和色譜保留指數(shù)兩種定性方法,從揮發(fā)油中鑒定出24種成分,其中主成分為順式4,11,11-三甲基-8-亞甲基雙環(huán)[7,2,0]-4-十一碳烯(cis-4,11,11-trimethyl-8-methylenebicyclo[7,2,0]-undeca-4-ene),葎草烯(humulene),γ-芹子烯(γ-selinene),γ-欖香烯(γ-elemene),大牻牛兒酮和檜腦[5]。
【作用】1.鎮(zhèn)咳、平喘祛痰作用 小鼠po5mg大牻牛兒酮其鎮(zhèn)咳作用相當(dāng)可待因2mg,ip大牻牛兒酮有對抗組胺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的作用。杜鵑素為滿山紅治療氣管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單項癥狀療效中以祛痰有效率最高,止咳次之,平喘較差。家兔氣管內(nèi)注入小量墨汁,活體觀察其運行速度以測定氣管纖毛運送粘液速度,ip杜鵑素后可使運送速度明顯加速,符合臨床祛痰的結(jié)論。[br]2.抗炎抑菌作用 本品所含愈創(chuàng)木奧、(Guaiazulene)有抗炎和興奮子宮作用,可用作抗炎劑。杜鵑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MIC25ug/ml。丁香酸和香草酸亦有抗細菌和真菌的作用,茴香酸亦有防腐抗菌作用。[br]3.降壓、利尿作用 梫木毒素給麻醉貓iv有降壓作用。萹蓄甙對麻醉犬雖有降壓作用,但持續(xù)時間很短,且易產(chǎn)生快速耐受性。萹蓄甙 iv 0.5mg/kg,對麻醉犬有利尿作用,作用隨劑量而增加。在大鼠試驗中,無論po或ip34mg/kg 即可產(chǎn)生顯著的利尿作用,作用強度不如氨茶堿,但其毒性僅為氨茶堿1/4,故其治療指數(shù)較大。[br]4.鎮(zhèn)痛作用 梫木毒素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最小鎮(zhèn)痛指數(shù)為8.60。莨菪胺可大大加強其鎮(zhèn)痛作用,而對毒性則無明顯影響。阿托品能稍加強本品的鎮(zhèn)痛作用。另外梫木毒素有弱的細胞毒活性,ED50為60ug/ml,體內(nèi)毒性較大。[br]5.對中樞抑制作用 丁香酸有鎮(zhèn)靜和局部麻醉作用,其作用有劑量依賴關(guān)系。[br]6.對組織呼吸的影響 杜鵑素在體外能抑制大鼠氣管-肺組織呼吸,使耗氧量降低約26.4%,主要作用于吡啶核苷酸的酶體系。
【毒性】毒性 給小鼠1次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g/kg),揮發(fā)油一號為6.74,大牻牛兒酮為0.97,杜鵑素為1.5。水溶部分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69.9g生藥/kg,給豚鼠靜脈灌注致死量為59.6g生藥/kg。滿山紅總有效部分按人用量增大5倍(0.118g/kg)和50倍(1.185g/kg)分別給犬和大鼠口服,連服60和20天,除動物體重增長有所抑制外,未見各臟器有藥物所致的病理形態(tài)改變。每組狗2只,每天口服杜鵑素150或75mg/kg或大牻牛兒酮50mg/kg,共服24-25天,實驗過程中,一般情況、行動、食欲均正常,體重波動不明顯,化驗血常規(guī)及血液非蛋白氮無明顯改變,但大劑量杜鵑素組及大牻牛兒酮組各有1只狗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上升,肝臟病理切片有明顯浸潤灶。但大鼠每天給大牻牛兒酮140或70mg/kg,連續(xù)30-60天,除體重的增長受到抑制外,各臟器組織學(xué)檢查均未見病理改變。家兔每日灌服水溶部分30或66g生藥/kg,共10或14天,對體重、肝功能及心電圖無明顯改變,心、肝、腎病理切片與對照組亦無明顯差別。其藥理作用參見鬧羊花條。[br]梫木毒素小鼠ip的LD50為1.3mg左右。萹蓄甙小鼠ip的ED50為1.73g/kg,中毒后,由于陣攣性驚厥致使呼吸停止而死亡。杜鵑素小鼠po的LD50為1500±23mg/kg,中毒癥狀為外周血管極度擴張,共濟失調(diào),驚厥死亡。犬亞急性毒性表明,大劑量(>150mg/kg)影響肝功能,認為臨床試用量,50-100mg/次,每天3次較合適。大牻牛兒酮小鼠1次ig的LD50為0.97g/kg。氫醌有極強的脲酶抑制作用。大鼠po LD50為320mg/kg,服用1g可使人產(chǎn)生耳鳴、惡心、嘔吐、窒息感,呼吸急促、青紫、驚厥、譫妄、虛脫,如服用5g可致死。內(nèi)服可刺激腸胃道。皮膚接觸可產(chǎn)生皮炎、較長時間暴露在氫醌小劑量蒸泡環(huán)境中使眼睛角膜染黃和混濁。
【鑒別】薄層層析鑒別梫木毒素(見照山白項下)
【炮制】凈制:去雜質(zhì);切制:去雜質(zhì),用水濕潤。
【性味】辛;苦;性寒;小毒
【歸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止咳;祛痰。主急、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
【附方】治慢性支氣管炎: 滿山紅葉粗末二兩, 白酒一斤,浸七日過濾,每服15~20毫升,日服三次。 (《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1.《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喘息。[br]2.《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止咳,怯痰。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臨床觀察證明,對單純型有較好療效,對喘息型及合并肺氣腫者效果較差。止咳效果顯著,祛痰次之,平喘較差,消炎作用不強,不能預(yù)防感冒。用法:一、每日服相當(dāng)于生藥50-1O0克的水溶性粗提物:部分病例加用滿山紅揮發(fā)油,每日0.5-1ml。10天為一療程。596例患者經(jīng) 1-3療程觀察,近期有效率為80.3-90.7%,顯效率為27.9-51.5%。計近期控制48例,顯效166例,好轉(zhuǎn)299例,無效83例,平均有效率為86.1%,顯效以上35.9%。經(jīng)驗證明,日服量相當(dāng)生藥50克者與日服100克的療效差別不大,且副作用明顯減少和減輕。一般以兩個療程較為適宜,延長療程、增加劑量并不能明顯地提高療效。增加一定量的揮發(fā)油可提高顯效率。二、提取滿山紅有效成分制成膠囊,日服3次,每次2粒。據(jù)248人觀察10天的結(jié)果,有效率為82%,顯效率為38%。也有用滿山紅為主組成的復(fù)方進行治療,似較單昧療效有所提高。例如用滿山紅配合黃芩、穿山龍、桔梗治療的有效率達88%,其中顯效以上為52%;用滿山紅水浸膏和揮發(fā)油,與廣地龍、紫菀、920組成復(fù)方治療的(107例,六個療程)有效率達96%,其中顯效以上為71.0%。副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道反應(yīng),如口干、惡心、嘔吐、胃部不適、胃痛、食欲減退、腹瀉及頭暈、頭痛等,一般均不嚴重,1-3天后可自行消失。臨床上還觀察到,服用滿山紅水溶性粗提物有輕度短期降壓作用;半數(shù)以上病例引起心率減慢;服用相當(dāng)于生藥100克的少數(shù)病例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原來肝功能或尿常規(guī)異常的部分病例均有加重趨勢。而日服量相當(dāng)50克者,只個別病例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對肝、腎功能均無明顯影響。
【摘錄出處】《中華本草》
【名稱】滿山紅
【拼音名】Mǎn Shān Hónɡ
【英文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別名】東北滿山紅、迎山紅、靠山紅、山崩子
【來源】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ondauricumL.的干燥葉。夏、秋二季采收,陰干。
【性狀】本品多反卷成筒狀,有的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2~7.5cm,寬1~3cm。先端鈍,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全緣;上表面暗綠色至褐綠色,散生淺黃色腺鱗;下表面灰綠色,腺鱗甚多;葉柄長3~10mm。近革質(zhì)。氣芳香特異,味較苦、微辛。
【鑒別】(1)本品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凹陷處有盾狀毛;下表皮細胞近圓形,壁波狀,有氣孔和盾狀毛。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主脈維管束雙韌型,外圍有束鞘纖維不連續(xù)排列成環(huán),上、下表皮內(nèi)方有厚角細胞多列,葉脈上表面有單細胞非腺毛。薄壁細胞和海綿細胞含草酸鈣簇晶。(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5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40%乙醇,分3次置水浴上加熱溶解,每次10ml,趁熱濾過,合并濾液,蒸去乙醇,水溶液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滿山紅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杜鵑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7∶2∶0.5)為展開劑,置用展開劑預(yù)飽和15分鐘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60∶4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95nm。理論板數(shù)按杜鵑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杜鵑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細粉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1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6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25ml,蒸干,殘渣加60%甲醇溶解,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加60%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杜鵑素(C17H16O5)不得少于0.080%。
【性味】辛、苦,寒。歸肺、脾經(jīng)。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效】止咳祛痰。用于咳嗽氣喘痰多。
【用法用量】25~50g;6~12g,用40%乙醇浸服。
【儲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熱。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名稱】滿山紅
【出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Mǎn Shān Hónɡ
【別名】映山紅、迎山紅、山崩子、靠山紅(《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b]興安杜鵑[/b]的[b]葉[/b]。秋、冬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常綠灌木,高1~2米。多分枝,質(zhì)脆;小枝細而彎曲,暗灰色;幼枝褐色,有毛。葉互生,多集生于枝頂;近革質(zhì);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冬季卷成長筒狀,揉后有香氣,先端鈍,或因中脈突出成硬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散生白色腺鱗,下面淡綠色,有腺鱗。花1~4朵生于枝頂,夫葉開放,紫紅色;萼片小,有毛:花冠漏斗狀;雄蕊10,花絲基部有柔毛:子房壁上有白色腺鱗,花柱比花瓣長,宿存。蒴果長圓形,由頂端開裂。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脊、山坡及林內(nèi)酸性土壤上。分布東北及內(nèi)蒙古等地。
【化學(xué)成分】含鞣質(zhì)、還原性物質(zhì)、強心甙、黃酮類、中性樹脂、酸性樹脂、油脂和揮發(fā)油等。 葉中含多種黃酮類,有杜鵑素、杜鵑乙素、金絲桃甙、萹蓄甙、杜鵑黃素、棉花皮素、楊梅樹皮素和二氫槲皮素。 葉含揮發(fā)油0.135~0.94毫升/100克。其中對止咳、祛痰的有效成分為大牻牛兒酮。另含桉葉素、愈創(chuàng)木薁及石竹烯、芹子烷和葎草烯的氫化物等。 此外,葉中還含酚類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是氫醌、對-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香莢蘭酸、丁香酸、杜鵑醇、香豆精類和梫木毒素。 嫩枝中還含熊果酸等三萜類成分。莖和果實中也含鞣質(zhì)。
【作用】①鎮(zhèn)咳作用 電刺激豚鼠或貓喉上神經(jīng)及濃氨水噴霧刺激小鼠引咳法證明,滿山紅乙醇或水提取的各種制劑和揮發(fā)油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止咳作用。小鼠口服揮發(fā)油一號10毫克或大牻牛兒酮5毫克,與可待因2毫克的鎮(zhèn)咳作用相當(dāng)。鎮(zhèn)咳作用部位很可能在中樞的腦干部分,鎮(zhèn)咳劑量對動物的呼吸中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杜鵑素則無止咳作用。 ②祛痰作用 滿山紅酒浸水溶液,給家兔灌胃,有顯著的祛痰作用(呼吸道分泌增加),兔及小鼠酚紅法也證明揮發(fā)油與水溶部分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大牻牛兒酮(口服)無效,杜鵑素不論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顯著效果。家兔氣管內(nèi)注入小量墨汁,活體觀察其運行速度以測定氣管纖毛運送粘液速度,腹腔住射杜鵑素后可使運送速度明顯加速,符合臨床上文氣管炎患者用藥后痰量減少易于咳出的效果。去甲杜鵑素亦為祛痰有效成分。 ③平喘作用 家兔靜脈注射滿山紅醇浸水溶液,可對抗乙酰膽堿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對豚鼠腹腔注射大牻牛兒酮、去揮發(fā)油總提出物及水溶部分五號均有對抗組織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作用(組織胺噴霧法)。 ④對組織呼吸的影響 體外試驗時,杜鵑素能抑制大鼠氣管-肺組織呼吸,使耗氧量降低26.4%,主要作用于吡啶核甙酸的酶體系。 ⑤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多種杜鵑花屬植物具有洋地黃樣強心作用(參見"鬧羊花"條)。滿山紅浸劑及酊劑給貓靜脈注射或灌胃,對在位貓心可使節(jié)律變慢,收縮幅度增加,靜脈注射后作用可持續(xù)1.5小時,短的只有30分鐘,灌胃時則持續(xù)較久。對實驗性心血管功能不足的狗(反復(fù)右側(cè)人工氣胸,則使靜脈壓、動脈壓升高,血流速度減慢,心跳加快,不吃東西,并有心電圖改變),滿山紅浸劑及酊劑均可使靜脈壓與動脈壓下降,心跳變慢,血流速度加快并使心電圖恢復(fù)正常。豚鼠靜脈灌注滿山紅浸膏的生理鹽水溶液,心電圖上可見竇性心律逐漸減慢,P-R間期逐漸延長,隨著藥量加大出現(xiàn)第二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還有輕度S-T段下降,T彼高聳及Q-T間期延長。最后竇性停搏,口服時似無此作用。 ⑥體內(nèi)過程 小鼠口服大牻牛兒酮后,藥物迅速自胃腸道吸收,大鼠口服后1小時,各臟器組織含量以肝最高,然后脾、心、腎、腦、血、肌肉、肺依次遞降。小鼠服藥后1~6小時期間,體內(nèi)藥物含量急劇下降,而尿中無原形藥物。大鼠離體組織溫孵試驗證明肝臟能使藥物回收率大大下降,提示藥物在體內(nèi)被肝臟等組織所破壞。
【毒性】給小鼠1次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克/公斤),揮發(fā)油一號為6.74,大牻牛兒酮為0.97,杜鵑素為1.5。水溶部分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69.9克生藥/公斤,給豚鼠靜脈灌注致死量為59.6克生藥/公斤。滿山紅總有效部分按人用量增大5倍(0.118克/公斤)和50倍(1.185克/公斤)分別給犬和大鼠口服,連服60和20天,除動物體重增長有所抑制外,未見各臟器有藥物所致的病理形態(tài)改變。每組狗2只,每天口服杜鵑素150或75毫克/公斤或大牻牛兒酮50毫克/公斤,共服24~25天,實驗過程中,一股情況、行動、食欲均正常,體重波動不明顯,化驗血常規(guī)及血液非蛋白氮無明顯改變,但大劑量杜鵑素組及大牻牛兒酮組各有1只狗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上升,肝臟病理切片有明顯浸潤灶。但大鼠每天給大牻牛兒酮140或70毫克/公斤,連續(xù)30~60天,除體重的增長受到抑制外,各臟器組織學(xué)檢查均未見病理改變。家兔每日灌服水溶部分30或66克生藥/公斤,共10或14天,對體重、肝功能及心電圖無明顯改變,b、肝、腎病理切片與對照組亦無明顯差別。 臨床上副反應(yīng)輕微,但長期服用滿山紅可能對肝臟有一定影響。應(yīng)予重視。有毒成分主要為梫木毒素。其藥理作用參見"鬧羊花"條。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功效】①《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喘息。" ②《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止咳,祛疾。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0.5~1兩。
【附方】治慢性支氣管炎:滿山紅葉租末二兩,白酒一斤,浸七日過濾;每服15~20毫升,日服三次。(《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臨床觀察證明,對單純型有較好療效,對喘息型及合并肺氣腫者效果較差。止咳效果顯著,祛痰次之,平喘較差,消炎作用不強,不能預(yù)防感冒。用法:㈠每日服相當(dāng)于生藥50~100克的水溶性粗提物;部分病例加用滿山紅揮發(fā)油,每日0.5~1毫升。10天為一療程。596例患者經(jīng)1~3療程觀察,近期有效率為80.3~90.7%,顯效率為27.9~51.5%。計近期控制48例,顯效166例,好轉(zhuǎn)299例,無效83例,平均有效率為86.1%,顯效以上35.9%。經(jīng)驗證明,日服量相當(dāng)生藥50克者與日服100克的療效差別不大,且副作用明顯減少和減輕。一般以兩個療程較為適宜,延長療程、增加劑量并不能明顯地提高療效,增加一定量的揮發(fā)油可提高顯效率。㈡提取滿山紅有效成分制成膠囊,日服3次,每次2粒,據(jù)248人觀察10天的結(jié)果,有效率為82%,顯效率為38%。也有用滿山紅為主組成的復(fù)方進行治療,似較單味療效有所提高。例如用滿山紅配合黃芩、穿山龍、桔梗治療的有效率達88%,其中顯效以上為52%;用滿山紅水浸膏和揮發(fā)油,與廣地龍、紫菀、"920"。組成復(fù)方治療的(107例,六個療程)有效率達96%,其中顯效以上為71.0%。副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道反應(yīng),如口干,惡心、嘔吐、胃部不適、胃痛、食欲減退、腹瀉及頭暈、頭痛等,一般均不嚴重,1~3天后可自行消失。臨床上還觀察到,服用滿山紅水溶性粗提物有輕度短期降壓作用;半數(shù)以上病例引起心率減慢;服用相當(dāng)于生藥100克的少數(shù)病例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原來肝功能或尿常規(guī)異常的部分病例均有加重趨勢。而日服量相當(dāng)50克者,只個別病例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對肝、腎功能均無明顯影響。
【摘錄出處】《*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