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yè)門戶
  • 廣告服務
  •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yè)信息展示平臺,所發(fā)布信息僅供參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

分享

久旱后的山茱萸雨后是否見晴天

2011-07-07 21:18 作者: 鄧雪梅 9481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

【天地網訊】

    7月3 -5日,伏牛山區(qū)終于迎來了一場透墑雨,持續(xù)時間長、雨量大、覆蓋面積廣,基本解除了伏牛山區(qū)長達9個多月的嚴重旱情。長時期的干旱,對伏牛山區(qū)的農作物和林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不少農作物和林木枯死或生長發(fā)育不良,果子稀疏并脫落嚴重。按照山茱萸“久旱遇墑必落果”的生長習性,這場透墑雨之后,究竟“表面風平浪靜,四周人山人海”的山茱萸市場能否再起波瀾呢?

    現根據考察情況,本人談些粗淺的看法,供同仁們參考: 

一、近年新擴種的山茱萸樹,數量及其產量狀況究竟如何?

    針對這個問題,資深的藥材行業(yè)工作者 鄒靈芳 老師曾開展過深入調研,并撰寫有專題報告,結合近來在伏牛山區(qū)實地考察的結論,現歸納如下:

    1、山茱萸樹的生長對地理環(huán)境有特殊要求,如積溫、降雨量、海拔高度等,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引種、生長和豐產的。山茱萸在上個周期高價位時,促使不少農戶積極育苗,但在山茱萸苗繁育出來,長大移植之前,高價位已過,因此農民種植山茱萸樹的積極性并不高。例如在1999年山茱萸高價之后,全國主產區(qū)西峽縣,也并沒有大量擴種山茱萸樹苗;反之,多數農戶都在利用山區(qū)有限的土地資源,種植獼猴桃、核桃和板栗等其他經濟林木。事實也證明,種植其他經濟林木的經濟效益比種植山茱萸顯著。雖然有的地方種植了山茱萸樹苗,但由于其價格低,又與其它經濟項目爭奪勞力,所以很少有人去精心管理,幼樹的長勢都不太好。因此說,山茱萸樹的大量引種只是藥界的一個想象數字,實情并非如此。

    2、從山茱萸生長周期看,山茱萸樹的生長分為幼苗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四個階段。通過實地觀察,不足20年樹齡是不能真正達產的。山茱萸從實生苗長出至第一次結果要需十年左右的時間;從第一次結果(即初果期)到大量結果又需要5-10年左右的時間,即20年左右的樹齡骨架才基本形成,而必須有一定規(guī)模的樹冠,才能形成大量的結果枝,開始有一定的產量。這樣算來,當前在地的上次山茱萸漲價高峰時栽種的樹苗,至今生產期不過十年,盡管有的地方在幼樹期采用密植栽培,但畢竟樹冠有限,要想在短期內獲得高產,很不現實。 

二、山茱萸加工成本上升,其實際成本價值究竟如何?

    盛產山茱萸的伏牛山區(qū)、浙江西部山區(qū)和漢中地區(qū),自然資源豐富,山茱萸在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所占比例不大,特別是伏牛山區(qū)。山茱萸成熟采摘期間,適逢香菇采收旺季,勞動力奇缺,雇用外地農民工的人工值不斷上升。從山茱萸采摘、水煮、機制、烘干等四道加工程序看:正常年成,平均每人每天采摘20公斤。如果不計山茱萸果子自身價值,僅鮮果采摘人工費就約5元/公斤;由于當地食用菌的發(fā)展推升了木柴價格,水煮和烘干山茱萸用的木柴價高達0.6元/公斤,還要支付相應加工過程中的人工費和耗電費。最后,按山茱萸鮮果與成品7:1的比例計算,山茱萸生產成本應在70元以上(鮮果7公斤*5元/公斤=35元,鮮果成本與其它林果成本按1:1計)。如果考慮山茱萸田間生產管理成本或與其它林果收入相比,山茱萸的基本價值至少應該在80元/公斤以上。如遇減產年份,平均每人每天采摘得更少,采摘工錢將會更高,經濟發(fā)達的浙江產區(qū)成本價值也許就會更高。 

三、低價位年份累積下來的山茱萸存量究竟有多少?

    眾所周知,由于山茱萸長達10多年的低價位運行,加上曾經的持貨商們屢屢被套或割肉離場,誰肯囤積大量的山茱萸?所以山茱萸“歷史庫存大”已成為了歷史話題,甚至是偽命題。如在全國最大的藥材市場如安國和亳州,由于安國人不看好,而亳州人又不做長線,因而基本上沒有規(guī)模性存貨。二級市場如禹州市場等的存貨量也微不足道,其現存量不足100噸,而通常存量是在300-500噸之間。

    當前,盡管山茱萸大戶們確實控制了一定的貨源,但與同期將發(fā)生的需求量相比則顯得非常微弱,更何況這部分貨源基本上阻斷了向下游市場的流動。 

四、連續(xù)三年減產,后市必上演“多逼空”劇目?

    2010年產季已經成為歷史,全國減產量創(chuàng)了歷史新低。當前市場面上流通的山茱萸基本上都是2009產季之前的陳貨。本產季河南主產區(qū)遭遇歷史性的嚴重干旱,使山茱萸今年的大年變成了小年。如伏牛山區(qū)灌河兩岸,山茱萸主產鄉(xiāng)鎮(zhèn)掛果稀疏,有些地方甚至幾乎絕收;而海拔相對較高、開花較晚、坐果情況略好的西峽縣二郎坪鄉(xiāng)和太平鎮(zhèn),有很多山茱萸樹林因干旱而未及時返青,滯后返青的山茱萸樹生出的果子發(fā)育不良,土層淺薄處的山茱萸已開始枯死枝頭或脫落在地,慘不忍睹。透墑雨之后,落果情況將更為嚴重。

    遍觀整個伏牛山區(qū)的山茱萸樹林發(fā)現,2012產季的花芽(碼子)現已經顯形,大部分樹木因長期干旱而花芽極其稀少,看來真要驗證了當地那句“一年重旱,兩年連欠”的農諺和“十二年神秘輪回”的周期論。山茱萸連續(xù)3年嚴重減產局面已成定局,如此一來,在2013年產新之前,將有長達兩年半的時間,足以讓山茱萸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上演“多逼空”的歷史劇目。

    供稿人:甘燁煒:13891916382   劉洪亮:18003748808

   (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出自“中藥材天地網”,否則后果自負)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

發(fā)布評論

三七,可供貨源充足,前期行情回落,近期價轉穩(wěn),貨源按需走銷,現市場三七120頭報價在130元,80頭售價在140元,60頭售價在145元,20頭售價在200元。

三七花,市場銷量不大,商家關注力度不高,近期貨源處于按需購銷狀態(tài),貨源因顏色不同,價格存在一定差異,現市場三七花多報價在240-260元之間。

天麻,前期行情回落,近期貨源正常購銷,價隨后轉穩(wěn),現市場天麻二三級個子報價在165元上下,三四級貨個子報價在150元,統片報價在140元,中心片報價在220-245元。

朱砂,受資源減少影響,去年行情漲幅明顯,但隨后需求一般,前期價格出現回落,近期轉穩(wěn),現市場天然朱砂報價在1500元,水飛貨報價在1400-1600元之間,辰砂報價在1400元。

薏苡仁,市場貨源因質量不等,價格存在較大差異,近期貨源走銷一般,現市場貴州薏苡仁報價在10-12元不等,進口大粒貨報價在9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