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性味甘溫,為名貴滋補藥材,生長期長達十余年,主產于貴州、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年用量約為5000噸。該品近期關注商越來越多,行情有所上揚,時下板皮統(tǒng)貨售價15元左右、厚皮貨18-20元,現分析如下:
一、坎坷歷史

1、高價運行期
80年代 杜仲一直運行在30元以上的價格,在高價的刺激下,各地區(qū)大量種植;
2、小幅下滑期 1990年1月-1994年3月 杜仲價格由35元緩步下滑至27元左右,期間分別在30元、28元及27元的價位平穩(wěn)調整了較長的一段時間,積蓄了一定的力量;
3、小幅上升期
1994年4月-1995年2月 杜仲開始緩慢上揚至35元;
4、急劇下滑期
1995年3月-1999年9月 杜仲跌下神壇,一路下滑至8元左右;
5、低價徘徊期
1999年10月2010年6月 杜仲由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平穩(wěn)低谷期,一直在7-9元左右的低價位徘徊掙扎,期間雖有小幅震蕩,但力度不大迅速趨于平穩(wěn)。$pager$
6、反彈上升期
2010年上半年杜仲依然在低谷掙扎,板皮統(tǒng)貨價格穩(wěn)定在9.5元左右,直到6月份產新后形勢才有所好轉,行情開始上揚,究其原因如下:
(1) 產量減少 由于今年杜仲產新期間主產區(qū)天氣異常,影響采剝,加之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采剝人少,導致產量大減;
(2) 庫存薄弱 據本網調查在近10年的低價位期間杜仲效益極低。按20 年的輪伐期, 以目前外銷市場價位50元計算,每公頃杜仲年毛利潤12000元,即每畝年純收入800元左右;如果種植12年左右就采收,則收購價格只有10元左右,每公頃年毛利潤只有6000-6200元,僅夠勞力成本。如此的收益嚴重影響藥農的種植及采剝積極性,杜仲產量不曾增加,老庫存消化良好,各產區(qū)庫存已薄弱;
(3) 人氣聚集
在今年藥市整體向好及多數品種已處高價位的大勢之下,正處于低價位且曾經有過30元以上歷史高價的杜仲引起越來越多的藥商關注,人氣開始聚集,可以說囤貨商增多是此次杜仲價格上升的主導因素。
二、后市分析
在筆者看來,未來杜仲整體行情將走上復蘇之路,原因如下:雖各產區(qū)杜仲資源仍然十分充足,但杜仲目前的行情對農戶而言,所得利潤甚微,仍刺激不了青壯勞力者采剝積極性,現產地多數貨源已調出,產地庫存已處于薄弱的狀態(tài)。加之杜仲厚板皮生長年限較長(生長年限越長,品質越好,價格也會更好),而近十年來杜仲行情首次超過14元并處于上漲趨勢,如明年薄板皮產量或將大增,厚板皮資源將會減少,故杜仲整體后市仍較樂觀。
注:杜仲效益分析詳情請參見本網《平武杜仲調研對“三木”藥材發(fā)展的啟示》 (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出自“中藥材天地網 ”,否則后果自負)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