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yè)門戶
  • 廣告服務
  •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yè)信息展示平臺,所發(fā)布信息僅供參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

分享

[劉紅衛(wèi)]拯救甘草資源(下)

2011-09-13 15:45 作者: 楊均 11659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

【天地網訊】

    在拯救甘草(上)(中)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野生甘草前些年只計算采挖成本,不計算資源成本而亂采濫挖,已面臨枯竭,家種甘草的種植發(fā)展又差強人意,當前保護與搶救野生甘草資源,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為此我們有必要來研究與分析,制約甘草種植的瓶頸,探討甘草的發(fā)展與出路。

一、種子資源匱乏是制約甘草發(fā)展種植的瓶頸、建設甘草種子繁育基地非常必要

    傳統(tǒng)的甘草種子來源是內蒙的赤峰及周邊、河套地區(qū)、鄂爾多斯這些半草原半荒漠的野生甘草分布區(qū),靠自然降雨生長結種,由于資源量大,分布區(qū)域較廣。盡管這些地區(qū)各種自然災害頻繁,但東方不亮西方亮,每年總有一些地方能夠采到種子,其種子的成本僅僅是采收人工費和運費,所以,前十年每公斤價格在十幾元和三、五十元之間徘徊,種子的年產量在300-600噸之間,豐余欠補,庫存調節(jié),基本能保證需求。近三年來由于總的資源分布急劇減少,人工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種子的供需矛盾開始顯現,2008-2009年基本無結余,2010年略有不足。尤其是今年內蒙古產區(qū)大幅減收,大批種子經營戶帶領民工進入新疆搶購,總產量估計也就300噸左右,僅為明年需求量的50%,即是這些種子全部種植,也只能產16000噸成品甘草,與實際需求相差太遠。

    由于家種甘草生長期2-3年,沒到結籽的年齡就被采挖了出來,所以現在家種甘草的種子全部來源于野生甘草,而野生甘草資源在迅速縮減,致使甘草種子逐年減少,加之氣候條件轉差和種子產量本身大小年的因素,導致近幾年產不足需,價格不斷上漲。2008年甘草種子每千克是40元,2009年上漲為60元,2010年又上漲為80元,今年甘草種子產新初期收購價為120元,后來不斷上漲,最高漲到了180元。漲價的主要原因還是今年甘草種子減產太多,數量有限所致,甘草的擴大種植將受到限制,所以說在甘草的發(fā)展與種植規(guī)模方面,我們共同面臨著一個短期內不能突破的限制性瓶頸,那就是甘草種子目前十分緊缺,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新疆傳統(tǒng)上是不出產甘草種子的,原因是內蒙的種子是青一色的烏拉爾紅皮甘草種子,品種較純正、籽粒大且飽滿,過去基本能滿足全國需求。新疆的種子既有紅皮的烏拉爾種質,也有黑皮的光果甘草,黃皮的脹果甘草,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品系,顆粒大小不一致,形狀不一致,顏色也不一致,所以價格歷來低于內蒙種子,只有在甘草種子特別緊張的年份,有人從新疆來收購一些混入內蒙種子中銷售,而今年內蒙的種子斷檔了,人們對新疆的那點資源一哄而搶。如果繼續(xù)掠奪性的采挖新疆這點可憐的資源,用不了幾年,同樣會斷檔,我們還拿什么來種甘草呢?一個物種的基因斷了,是沒有辦法修復的,所以對現存不多的野生甘草資源進行保護,并大力發(fā)展人工甘草種子繁育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二、甘草供應2013年將出現缺口,尋找甘草替代植物或合成類似物質

    現在我國野生甘草資源已面臨枯竭,家種甘草發(fā)展緩慢,規(guī)模又小,甘草供不應求的危機將很快顯現,筆者估計近在2013年以后甘草供應將出現缺口。

    2004-2008年甘草一直處于弱平衡或略有缺口狀態(tài),2009-2010年由于甘草價格上升,各產區(qū)加大了采挖力度,大量二年草提前采挖,導致在地面積大幅減少,加之民勤縣因關井壓田幾乎全部采挖,出土面積達2.3-2.4萬畝,折合7000噸的干品集中上市,使甘草供應出現了暫時的充盈,但2011年出土總面積大約為4.3-5.3萬畝,可產甘草1.2-1.3萬噸,加上目前庫存量6000 噸左右,合計供應量不足2萬噸,2012年將又是一個供求弱平衡或略有缺口的年份,庫存會被完全消化。由于今年甘草種子減產嚴重,明年的種植面積同步下降,到了2013年,產量大幅下降又沒有了老庫存補充,理論上供不足需的矛盾應較為突出。

    中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是,需求在不斷增長,野生資源不斷減少,刺激價格不斷上漲,最終出現的結果有三種:一是更瘋狂的掠奪殘存的野生資源,全球許多物種的滅絕的過程都有相似的經歷,如犀牛、東北虎和其它一些藥用植物的滅絕。二是人工合成或替代資源的開發(fā),譬如牛黃的人工合成、印度人工合成類似麻黃素的化學物質,純度比傳統(tǒng)的麻黃素高,價格低廉,使全球的麻黃的大規(guī)模種植和提取全部失去了意義。三是發(fā)展人工種植,如現在的黃芪、當歸、黨參等,95%以上為人工種植,基本擺脫了對野生資源的依賴。

    能夠解決野生資源緊缺的出路是后二條,這在許多藥用植物上都完成了自然過渡,但在甘草產業(yè)方面,目前面臨著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尋找替代植物或人工合成類似甘草成分的物質,到目前為止,全國乃至全世界還沒有發(fā)現有能夠替代甘草的藥用植物,也沒有人工合成類似甘草成分的物質,所以這條路子目前走不通。二是大力發(fā)展甘草人工種植,加速擴大種植區(qū)域與面積,盡快擺脫對野生甘草的依賴,則成為現在甘草的唯一出路。

三、拯救發(fā)展甘草產業(yè)人人有責
 
    甘草在中華民族偉大醫(yī)藥瑰寶中藥學里是君藥,是領導,它除了自身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等多項功能外,在諸藥中起著協(xié)調百藥、平衡藥理的領導作用。所謂“十藥九草”指的就是十副中藥方,九副離不開甘草,沒有了甘草中醫(yī)不會開方子了,中藥不能治病了。對當前甘草資源的現狀,趙華壁先生總結了三句話:資源的減少讓人提心吊膽,產地的消失讓人目瞪口呆,毀滅性采挖讓人觸目驚心!通過以上文章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大家也充分認識到了目前甘草面臨的困境,其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保護野生甘草資源,擴大種子收集來源,加速建設甘草種子繁育基地,迅速擴大種植面積。但這些均離不開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離不開甘草資源價值的真正體現,刺激甘草行情通過價格杠桿來尋求平衡,將是近年甘草不可回避的運行軌跡。

    保護野生甘草、大力發(fā)展種植,拯救甘草資源,不僅是涉及甘草的產地各級政府、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專家、教授、學者的職責,也是我們信息工作者、廣大藥企、藥商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大聲呼吁、共同行動:制止亂采濫挖野生甘草,讓目前留下來的15%的野生甘草,得以繁衍生息,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甘草種源。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甘草種植、培育環(huán)境,擴大甘草種植區(qū)域與面積,提高質量和產量,盡快擺脫對野生甘草的依賴,讓甘草產業(yè)健康發(fā)展,造福人類。

    在此我們特向高級林業(yè)工程師、敦煌甘草研究所所長趙華壁先生表示敬意,本文中多處內容與數據均由趙先生提供,特此感謝! 


    系列報道鏈接:

  
  拯救甘草資源(上)

    拯救甘草資源(中)(圖)

    拯救甘草資源(下) 


    (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出自“中藥材天地網”,否則后果自負)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

發(fā)布評論

種苗供應鏈的滄海桑田:江蘇與浙江琴瑟合鳴走向失衡在浙貝母產業(yè)的漫長發(fā)展歷程中,江蘇南通與浙江兩大產區(qū)宛如一對默契的搭檔,形成了穩(wěn)定而高效的分工協(xié)作模式。江蘇憑借獨特的地理與環(huán)境優(yōu).......

?在中華優(yōu)秀養(yǎng)生文化的長河中,中草藥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雞頭黃精,作為一味擁有兩千余年用藥歷史的中藥材,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在當下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略布局中展現出巨大的產業(yè)潛力........

市場現狀與核心矛盾春季產新特點:鮮貨品質普遍偏低(浸出物不足),多用于秧苗培育,干條產能增量有限,藥廠投料以小中條為主。庫存現狀:河北秋季優(yōu)質大片貨源基本售罄,當前市場依賴春季產新貨,但優(yōu)質...

在中藥材市場的大棋盤上,元胡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當下,產新的腳步日益臨近,市場上關于元胡的討論愈發(fā)熱烈。由于2025年元胡種植面積顯著加大,而這一局面將不可避免地引發(fā)....

浙貝母,這一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藥材,(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肺節(jié))如今正處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其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引人關注。未來40天天氣極端氣候的沖擊給浙貝母產業(yè)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今年3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