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自進入下半年,藥市拐點出現(xiàn)以來,市場很多品種基本都是逢產新價必降。正值產新的懷牛膝是否也會有同樣的命運?新貨大量上市后,會不會和其它品種一樣面臨爛市?
圖1:懷牛膝(2000年1月—2011年11月)月價格表
圖2:懷牛膝(2000.1—2011.11)月價格走勢圖
隨著市場的放開,需求量進一步增多,行情也開始了波折起伏,特別是最近十多年更是演繹的淋淋盡致。以河南產平條為例,2000年上半年行情基本穩(wěn)定在4元左右,產新時雖然短暫降至3.5元,但很快又恢復到了4元上下。
由于行情平穩(wěn)多年未見大的變化,農民種植積極性不大,面積稍有萎縮,下半年開始小幅回升至5元,到年底升至5.5元左右。2002年可謂是懷牛膝的平穩(wěn)年,行情基本都在5元上下運行。2003年非典過后藥市全面步入低迷,牛膝也一度滯銷,行情降至2.8元左右。
行情下滑幅度較大,農民受到了嚴重傷害,積極性大受打擊,種植面積因此嚴重縮減。2004年產新時由于貨少,行情很快升至8-9元。2005年更是一路高歌,最高時升至4月份的14元,此行情一直維持到臨近產新。
2006年、2007年這兩年行情相對穩(wěn)定,價格一般都在5-7元之間上下浮動。2008年因種植面積縮減和通脹影響,行情開始上揚,上半年最高升至3月份的11.5元。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影響,很多貨源走動減緩,行情下滑,懷牛膝也隨之降至8.5元。
2009年行情變化不大,基本都在8.5元上下交易。2010年在多數(shù)藥材價升的帶動下也開始了不斷上漲,至年底便升至14元左右。2011年行情更是如火如荼,6月份爆發(fā)到了近十年的最高點21元,近階段隨著藥市拐點的出現(xiàn)和新貨上市的壓力,行情開始了穩(wěn)步回落。
三、今年供需情況
牛膝為大宗藥材品種,年需求量萬噸左右,前幾年由于效益不理想,農民放棄種植,面積不斷縮減,所產貨源經過近兩年的消耗,庫存漸漸見底。但由于該品生長周期較短(3-4個月),受高價刺激,牛膝面積再度擴種,河南武陟、溫縣產區(qū)較去年擴種二倍左右,兩縣及周邊地區(qū)總種植面積高達25000-28000畝。
另一產區(qū)河北保定安國,比去年擴種2-3倍,種植面積近萬畝。只有內蒙赤峰產區(qū)擴種幅度不是很大,估計面積在1200-1500畝之間。常年經銷商介紹,各地面積雖有增加,但由于河北、河南兩產區(qū)遭遇干旱天氣,單產均小于往年,所以說,今年總量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
四、后市分析
在瞬息萬變的藥材市場中,做出理性決策更需要有一份“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怎樣才能在投資、價值與價格、簡單與復雜、跟風與引領潮流之間作出從容正確的選擇。不但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而且更要深入實地進行觀察了解、研究分析。
據調查,目前河南產區(qū)剛剛開始刨挖,新貨尚未上市,市場陳貨頭肥價格19元左右;二肥18元左右;平條16-17元,較前階段下滑1元。河北產區(qū)產新進入中期,新統(tǒng)貨(含微潮,帶蘆頭)13元左右,陳貨因顏色不如新貨,價格低于新貨,要價11-12元之間。
懷牛膝新貨大量上市價滑已成主旋律。該品今年面積增加,河南、河北兩產區(qū)單產均有所減產,總量雖有擴大,但幅度有限,同時庫存較前幾年有所薄弱,待新貨大量上市后,估計下滑幅度不會很大。
(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出自“中藥材天地網”,否則后果自負)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