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川麥冬因主產區(qū)比較集中,歷年來庫存都不大。近三年的價格高亢,吸引了不少外部資金進入,短短三年時間,麥冬的影響力已經蹭蹭的在中藥材行業(yè)成為了明星品種,吸金能力極強。
2016-2018年三年時間,麥冬行情均震蕩走高,大小商販獲利頗豐。由于近三年漲價時間在產新后期,老百姓售鮮果子并沒有加入到此等盛宴,沒有享受到漲價的福利。2018年7.11特大洪水對麥冬的行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年底的一場大雪也預示了2019年老百姓趕上了豐收年。多重因素的疊加,老百姓給自己打了強心針,2019年的鮮果的價格也是一路高歌猛進。
產區(qū)分布
現在除主產區(qū)外,各大次產區(qū)也加大力度發(fā)展,一是政府扶貧支持,二是高額的回報率出現跟風栽種的不在少數。
主產區(qū):花園鎮(zhèn)、蘆溪鎮(zhèn)、劉營鎮(zhèn)、老馬鎮(zhèn)、靈興鎮(zhèn)、永明鎮(zhèn)、里程鎮(zhèn)、爭勝鎮(zhèn)、新德鎮(zhèn)
次產區(qū):光輝鎮(zhèn)、建設鎮(zhèn)、百傾鎮(zhèn)、中太鎮(zhèn)等圍繞三臺縣的周邊鄉(xiāng)鎮(zhèn),還有除江油市外,遂寧、德陽、重慶、宜賓、南充等市也有部分栽種只是規(guī)模偏小品質偏差。
產量分析:
整個川麥冬主產區(qū),近幾年產量都維持在8000-10000噸之間,整個單向產值也就6-7個億之間,所以這個品種與其他很多品種相比可操縱性強,但其每年采收的特性也有很大的制約性。近三年都有千萬級的資金參與,讓各大商販都嘗到了甜頭,但參與炒作的莊家自身都沒有走得很順暢,船大了不好調頭。
2019年產新期間上貨量分析:
① 2月20到3月2號從15車很快達到150車左右
② 3月9號達到300車左右
③ 3月9號到3月24號維持在220-300車左右內
④ 3月25號、26達到了350-400車左右之間
⑤ 3月27到 4月16達到了200-300車以內
⑥ 4月16至今產量一直穩(wěn)定在200車以內
2019年產新期間川麥冬價格走勢分析:
① 年后產新價位緊接2018年年末價位,優(yōu)質統(tǒng)貨價格80/kg左右
② 中等統(tǒng)貨價格75元/kg左右
③ 一般統(tǒng)貨價格70元/kg左右
④ 藥廠貨價格60元/kg 左右
后面由于新貨的上市,隨著含量的逐步提高,老貨的優(yōu)勢不明顯,出現明顯下滑趨勢。后期走勢以價格為優(yōu)勢沖擊市場,以下是產新期間價格走勢圖:
從趨勢圖可以看出,中上統(tǒng)貨的價位始終保持的比較平穩(wěn),中下等統(tǒng)貨下滑明顯。優(yōu)質優(yōu)價體現明顯,同時整個品質價差也比較大。從側面也反映出次產區(qū)藥廠貨對市場的沖擊比較大。
今年的麥冬價格走勢,接軌價位是去年底的價位統(tǒng)貨76元左右,正月15過后,隨著新貨的上市,老貨價位從76元一直走到了50元以下,當中偶爾起伏,但產新的上貨速度壓了下去,價格也都在了50元左右徘徊,極差統(tǒng)貨也走到了46左右,一路低迷,這種價位對去年庫存貨的沖擊具有很大的殺傷力,讓很多參與者都感到了惶恐不安。新貨的價位也從最開始的66元慢慢的回到了55元附近。最終產生了兩極分化,差貨和好貨都走出自有的路線。整個產新期間,老百姓的鮮果價位對整個麥冬成品交易價位起到了很大的穩(wěn)定性作用。好的鮮果價位一路高漲,同時也帶動了一般鮮果的價格,讓整個產新的中前期出現了上漲效應。當然好品質和差品質的價差也從最初的每公斤8元左右拉到了每公斤20元左右的價差。優(yōu)質優(yōu)價的實至名歸,讓今年的品質路線走得很順暢,即使價格波動,傷害也是最小的。當然這種也出現了很大一部分的跟風效應,對好品質的投機行為參與者相比往年多了不少。
今年總體來看,產新中前期人氣較旺,各大藥廠和投資者都到產地考察調研,一是去年的711大水對整個產區(qū)的沖擊,二是去年庫存產量的預估,三是今年產量的預估。前期上貨速度的加快和上貨量2日的爆棚和短期鮮果上漲對價格的推動,讓外來者多少有點擔心,最終很多沒有參與進來。產新后期就維持在產地主導和硬性需求的采購上,所以四月的交易都是那樣平平淡淡的度過。
總結:
2018年也是繼2011年后對產地有深刻意義的一年,產新期間估算產量8000噸左右,到了年底整個產地預估硬撐撐的靠近了9500噸左右,產地資金和外來資金無力接盤剩余產量,造成部分資金兌付緊張,對小販的心理也造成了不少的影響。
2019年開始產新,小販由于2018年資金有很多沒有兌現,對產新的積極推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小販也謹慎了許多。一方面是去年因為貪婪資金上面敲響了警鐘;二是次產區(qū)的鼓吹也讓大小商販裹足不前不敢大膽賭量;三是今年沒有帶頭大哥把握方向,做不了順風船怕迷路,商販知足保守的心理多少打消了點積極性。
產地簡單、樸實、直白的老百姓或許是今年的關注重點,小販的參與度不高、市場的貨源也有點滯銷,去年庫存的壓力等多方面因素都決定今年麥冬之路不可能走統(tǒng)一的步伐。
湖北、山東麥冬情況也不一樣,湖北麥冬今年雖然減產,但山東麥冬的奮起直追對湖北麥冬老二的地位已經造成不少的威脅,當然產新期間湖北麥冬價位的堅挺一是因為減產預期,二是去年湖北麥冬的庫存很少對今年不構成威脅,總的來說還是不會有缺口的。
今年的銷售模式更像極了傳統(tǒng)地道的銷售模式,沒有資本的干預、沒有炒作講故事的氛圍、沒有利好因素的刺激,一切都只有在最基礎的供銷關系中發(fā)展。萬事萬物皆有理性,當一切都明了了,投機性的機會也就不存在了。
截止發(fā)稿(2019.4.26)川麥冬產地行情
優(yōu)質統(tǒng)貨65-70元/KG
上等統(tǒng)貨60-65元/KG
中等統(tǒng)貨56-60元/KG
投料貨50-55元/KG
(四川綿陽三臺李冬有)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