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yè)門戶
  • 廣告服務
  •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yè)信息展示平臺,所發(fā)布信息僅供參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

分享

藥商藥農的經營現(xiàn)狀及建議

2011-12-22 14:35 作者: 楊均 8467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

【天地網訊】

一、 藥商經營現(xiàn)狀及建議

    日前,在宏觀調控基調不變的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為維護公眾利益,對中藥材市場進行了必要的微觀調控,緩解了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隨限價令的出臺,處在高位運行的中藥材價格跌跌不休,這讓許多沉浸在漲價喜悅中的藥商情緒驟然郁悶低沉,眾多藥市也隨之失去往日繁鬧交易的場景,轉為門可羅雀。

    經過2個多月的迷茫、彷徨、觀望,很多藥商們逐步清醒過來,認識到漲價已不再現(xiàn)實,生意再難還得做。為掙回日常開支,商家們不得不將少虧的部分藥材盡快出手,換回資金再投入新業(yè)務,以維持日常經營。下半年又是藥材收獲的季節(jié),針對自己專營性強的品種,藥商們隨行就市采取勤進快銷的方式,頻繁往返于產地與市場之間進行補貨、銷貨,爭取利用有限的資金加快流轉,創(chuàng)造出利潤,減小損失,維持經營的延續(xù)。如何處理手中持有的重倉貨源,是他們當前面臨困難的“重中之重”,因為這部分商品使藥商們高價中獲取的賬面利潤大打折扣,而這也是藥市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

    通過調整和適應,大家紛紛表示:從短期來看,中藥材價格有所緩和,但勞動力價格趨于上升是肯定的;從國內因素看,未來幾年中藥材價格還會上漲,原因在于將來不僅來自貨幣政策和輸入性價格上漲,更多在于將來資源類藥材匱乏及勞動力、資金成本的上漲,藥價上漲仍將長期存在。跌價是暫時的調整,大家對來年的經營還是充滿足夠信心,也對手中持有的大貨充滿信心。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畢竟社會對中藥材的需求是相對剛性的,不以經濟環(huán)境的興衰而受到改變。多日購銷對峙,終于在持貨商放棄持漲及購貨商望落情緒停頓之時,出現(xiàn)微弱的轉機。藥商們抓住時機,依靠各自的主動性,把握購銷節(jié)奏,挪出寶貴的流動資金,給凝固的市場帶來了一線生機。

二、藥農經營現(xiàn)狀及建議

    近年,藥材與種植糧食作物相比,其收益遠好于單純種植糧食,每畝收入能多出十倍甚至上百倍。如:黨參、太子參、金銀花、三七、麥冬、板藍根、白術、白芍、菊花等等。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除常年種植藥材的藥農外,自然也會吸引那些具有經濟頭腦的農民冒險賭一把,即使一年賠一年賺也愿意。

    藥材價格暴漲暴跌中還出現(xiàn)了商業(yè)農民的影子。這些商業(yè)農民一般是在城市賺到了錢后,在其他投資項受阻情況下,當看到某些藥材價格高有利可圖時,就自籌資金或通過貸款方式籌錢到農村大規(guī)模包山、包地,雇人種植管理藥材,如:黃連、川芎、澤瀉、浙貝、太子參、三七、半夏、麥冬等等,導致藥材種植成本增加,形成藥材種植泛濫之勢。除此之外,在國家補貼發(fā)展退耕還林時,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和藥農為得到補貼,在沒有做好種植前景調查、分析、銜接前,就隨意大力發(fā)展規(guī)?;洕址N植,如:黃柏、杜仲、厚樸等。引起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不正常的藥材價格刺激,使農民盲目進行了發(fā)展。

    目前,在國家微觀調控、受藥市不景氣影響下,藥農在此次藥材價格的暴跌中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一些農民在地頭抱怨:今年雖遇到自然災害,但加強了田間管理,藥材長勢維持正常。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由于種植面積增加太多,產量增幅明顯,價格就被壓下來了。目前部分下跌藥材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有的價格仍處于高位。今年藥農對這些藥材產新時采取提前采挖,抓住行情積極銷售,比如:麥冬、太子參、丹皮、桔梗、牛蒡子、玄胡、白芍、槐米、薏苡仁、干姜等。對于部分跌幅較大的品種如:白術、生地、廣藿香、小玉竹、紫菀、毛知母、大青葉、板藍根、白前、吳茱萸、山茱萸等等,藥農們在抱怨沒銷路時還想著去年的高價,不愿隨意出售,自己囤在家里,當看到有商逢低購進時,藥農表現(xiàn)出心有不甘的惜售。而商業(yè)農民則采取自己屯壓和緩收進行等待,希望價格快漲點回去,再進行銷售。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藥農對于中藥材價格期盼是正常的,通過一兩年的辛苦誰都愿意得到豐碩的收獲。但是,在供大于求和熱錢退潮的面前,應該理智看到現(xiàn)實的變化,科學合理調整種植方向。目前農村人口老齡化、地處邊緣化致使在獲取供求信息上不對稱,容易造成供求信息缺失,在大勢認識上存在偏差。他們還處在看哪樣賺錢種哪樣的種植習慣,缺乏市場發(fā)展指導上的自主性。近期新收獲的中藥材陸續(xù)上市,再加上囤積商手中的貨,使藥材市場貨源顯得充足,走勢不佳。這樣會掩蓋部分缺失品種的補種,導致今后出現(xiàn)缺乏的藥材品種得不到應有補充還會出現(xiàn)暴漲,使部分目前爛市品種繼續(xù)爛市,造成不良后果。

    結束語:時過境遷,藥材價格正向理性回歸,經過本輪深幅調整之后,藥材市場還會逐步分化,一些供大于求的商品或難走高,而部分供需基本面處于緊張的品種或將繼續(xù)保持強勢。從這次藥材價格的暴漲暴跌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充分認識、分析和正確對待市場變化,這樣能對今后經營起到幫助作用,避免再次造成盲目和損失。


    (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出自“中藥材天地網”,否則后果自負)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

發(fā)布評論

?在中華優(yōu)秀養(yǎng)生文化的長河中,中草藥始終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雞頭黃精,作為一味擁有兩千余年用藥歷史的中藥材,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在當下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略布局中展現(xiàn)出巨大的產業(yè)潛力........

市場現(xiàn)狀與核心矛盾春季產新特點:鮮貨品質普遍偏低(浸出物不足),多用于秧苗培育,干條產能增量有限,藥廠投料以小中條為主。庫存現(xiàn)狀:河北秋季優(yōu)質大片貨源基本售罄,當前市場依賴春季產新貨,但優(yōu)質...

在中藥材市場的大棋盤上,元胡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當下,產新的腳步日益臨近,市場上關于元胡的討論愈發(fā)熱烈。由于2025年元胡種植面積顯著加大,而這一局面將不可避免地引發(fā)....

浙貝母,這一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藥材,(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肺節(jié))如今正處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其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引人關注。未來40天天氣極端氣候的沖擊給浙貝母產業(yè)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今年3月下...

近來廣西、廣東地區(qū)的肉桂產新已有一段時間,干貨在陸續(xù)的加工晾曬上市中,去年肉桂的行情雖然有所上揚,但是從近四、五年來看,總體波動依然不明顯,今年春節(jié)后其價格也繼續(xù)出現(xiàn)過小幅度的上漲,不過時間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