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wǎng)訊】
中藥材行業(yè)為何能吸引那么多人參與進來?有句話說的好,藥市如股市。暴漲暴跌是中藥材市場的魅力所在,為何中藥材會暴漲暴跌?需求的剛性,農(nóng)民的滯后性,家種藥材的周期性等等這些都是中藥材價格暴漲暴跌的基礎。以上的種種因素只是可能造成藥材漲價的因素,但只要有一個因素存在,再加上認為因素就有可能造成價格的劇烈波動,如前幾年的三七在天氣干旱,庫存薄弱再加上人為的助推,使得三七(120頭春七)價格能從60元上下上漲到800元左右天價的原因所在。
唯心主義認為人定勝天,所有藥材的價格都是靠人的力量推動的,他們相信錢的力量可以推動一切藥材價格上漲。唯物主義則認為在自然規(guī)律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做一切事情都要順勢而為,做好一切我們能做好的,最后等待上天的賞賜。其實筆者認為人意和天意兩者缺一不可,天意就好像內容,人意就好似營銷。只有好的內容營銷才能火上澆油讓其引爆,而垃圾的內容營銷手段再高明都是白搭。但如果僅僅是內容好,沒有營銷推廣,在無盡的噪音之中根本掀不起一絲波瀾。
歷史上最典型天意和人意莫過于諸葛孔明傳奇一生,《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近乎于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出場就給人無所不能的架勢,一把火燒的曹軍屁滾尿流。但后期諸葛亮七出祁山,一次利用葫蘆谷地形。巧布火陣,誘敵深入,關門燒狗,步步精心設計,環(huán)環(huán)操作成功,正當司馬父子三人陷在大火中抱頭痛哭之時,天有不測風云,傾盆大雨降火熄滅,司馬父子得以逃脫。不由得不讓嘔心瀝血的諸葛亮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還有最后一次,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用七星燈續(xù)命,就在最后關頭魏延闖入本命燈破滅,諸葛亮擲劍嘆曰:生死有命,不可挽也。
上期已經(jīng)介紹自然災害對果實類中藥材的影響,對于果實類中藥材來說,自然災害算是最重要的天意,還有一種天意筆者打個比方,果實類品種枳殼漲價前一個湖南產(chǎn)地的藥商給藥廠交了一批貨,藥廠嫌東嫌西說質量不好給退了回來,正當該藥商郁悶之際,國家兩打兩建對偽品大力打擊和整頓,讓枳殼偽品沒了銷路后,正品枳殼價格大漲,讓那藥商大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短短半個月時間10噸貨多賺30萬。這里筆者就不過多討論人意和天意之間的關系,重點介紹一下果實類中藥材的人意吧。
飲鴆止渴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最典型飲鴆止渴就莫過于果實類中藥材的搶青,而中藥為何能治病救人?講究配伍是關鍵,配伍也就是中藥材內部治病的含量需要得到保證。對于中藥材含量而言,用藥部位,采收時間是關鍵。俗語講的好,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不好聽搶青會毀掉一個品種。藥廠也不是傻子,花大價錢買回來的原材料沒有含量,這已經(jīng)不是成本的問題,生產(chǎn)出來的成藥沒有療效這是砸自己招牌。為何搶青還屢禁不止?利益驅使。
容易搶青影響的果實類中藥材有連翹、五味子、酸棗、梔子、山茱萸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連翹,2015年的連翹雖然平安度過了花期,也安然無恙的掛上了果,但還是出了意外,因前兩年的高價刺激,產(chǎn)地的加工戶、農(nóng)戶、小販、市場經(jīng)銷商都掙了錢,都說好事不過三,那些前兩年和連翹擦肩而過的人,今年怎會再次錯失和連翹結緣的機會,因此不管連翹是否成熟他們就早早的開始擺攤收購,加上本來庫存空虛,一些老加工戶也坐不住,開始加入搶青隊伍,就這樣在6月初連翹尚未成熟的時候河南產(chǎn)區(qū)就打響了搶青的第一槍,隨后搶青隊伍呈燎原之勢在河南、山西、陜西蔓延開來,提前搶青將直接導致貨源質量不達標,產(chǎn)量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偷梁換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yōu)。
這不僅僅是果實類中藥材,也是整個中藥材行業(yè)最典型的人為因素。耶穌曾經(jīng)說過,有光明就有黑暗,在中藥材光鮮亮麗背后卻是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困擾著中藥材整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利益會讓人從天使變成惡魔,尤其在中藥材這個行業(yè),動植物的多樣性和相似性,面對一些品種暴利的誘惑,摻假使假就變成了不能說的秘密。而且摻假使假種類繁多的讓人咂舌。染色增重只是小意思,用其他同科同屬相似品種代替也是常有的事,用提取過的沒有含量的藥材摻在里面也是常事。一般來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行業(yè)都有假冒偽劣產(chǎn)品,因為是商品就涉及到利益,有利益一些人就會絞盡腦汁想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但是筆者一再強調中藥材是特殊商品,首先中藥是治病救人,如果原料藥都是偽品沒有任何含量,生產(chǎn)廠家設備再先進,制造的藥品藥效都會非常差,甚至沒有任何療效。
基本上所有品種都會有摻雜使假的情況出現(xiàn)。像苦杏仁會摻到桃仁里出售;全國1萬噸的偽品枳實和枳殼以前也嚴重影響了正品枳實、枳殼的行情;誰還記得以前菟絲子藥典沒有修改之前,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偽品和地方習用品。連翹在國家沒有整頓之前藥廠也大量購買連翹葉作為替代品,還有提取過的連翹也在市場大行其道。只要牽扯到利益,非標準品的中藥材就一定存在摻雜使假,無法杜絕只能等待大環(huán)境得到凈化減少。
無中生有
《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原文為:“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F(xiàn)形容憑空捏造。
這也是中藥材莊家慣用的手法,利用中藥材產(chǎn)地廣、很多中藥材產(chǎn)地都處于信息閉塞的農(nóng)村或者偏遠山區(qū)。利用這種信息上的不對稱大做文章。明明產(chǎn)地只下了下雨就制造輿論說產(chǎn)地被暴雨侵襲受災嚴重,明明產(chǎn)庫存豐厚卻說庫存消耗殆盡,明明減產(chǎn)說成豐收,為了能帶動人氣無所不用其極。好一出無中生有,市場最多的就是跟風者,一聽莊家發(fā)出風聲就伺機而動,大量跟進,最后發(fā)現(xiàn)你買入的點是莊家賣出的點,你賣出的點是人家莊家買入的點。
一般來說人意有很多種,筆者所述皆為小道爾,利用搶青、摻假使假、信息不對稱都不是長久之計。篇幅有限,其他人為因素以后有時間再慢慢道來。對于中藥材大貨生意來講,對品種深入了解才是王道,把握好買入時機建倉,在漲價期間助推一把,在高價賣出賺取利潤。切莫太過迷戀人對市場的把控,在大勢面前一切資金、人力都是浮云。還是修好內功,提升自己專業(yè)水平為妙。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wǎng)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chǎn)權,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