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平貝母是常用中藥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貝母的鱗莖,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開郁散結功效。
上圖為:蕓豆健康平貝母中藥飲片
20世紀80年代,多為野生品種應市,進入20世紀90年代,野生資源逐漸減少,家種品種產量逐年上升,隨后平貝母完成了由野生變家種的華麗轉身。
平貝母生長期是2-4年,目前貨源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尚志、五常、伊春、鐵力、賓縣、牡丹江、佳木斯;吉林樺甸、柳河、梅河口、撫松、靖宇;遼寧清原、新賓、撫順、本溪、恒仁等地。其中,黑龍江產區(qū)產量大于吉林產區(qū),遼寧產區(qū)多為鮮貨產出,量不大,無批量加工干品習慣,應該說,黑龍江與吉林產區(qū)貨源產出量對行情起決定性的作用。
一、平貝母的歷史行情走勢
平貝母受產出量、需求量、與人為資金介入等因素影響,行情從未平靜,我們從2015年開市回顧歷史行情走勢,然后根據其本品特性來分析未來的一種趨勢走向,便于把控風險和掌握機遇。
上圖為:平貝母2015年-2020年的歷史行情走勢曲線圖
平貝母于2011年曾出現過歷史高價,隨后價格回歸,直至2015年價格未有大幅波動,在這期間,產區(qū)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在地面積呈縮減勢態(tài)。
2015年,產新期價位不高,新貨源產出量減少,同時受大環(huán)境多數品種行情上行和人為參與因素影響,平貝母行情出現觸底后階段性行情上揚。
2016年,從平貝母產能上講,新貨產出量并不算小,但受庫存消化及人為因素強力拉升影響,下半年平貝出現了高價的輝煌。
2017年產新后,平貝母價格雖有下滑,但行情一直在高價位運行,產區(qū)種植面積擴增。
2018年,平貝母種植面積繼續(xù)增加,部分鮮品做了貝種,導致新貨干品總體產量減少,行情隨之出現上揚。
2019年受天氣干旱影響,畝產量降低,但受可采挖面積有量影響,干品貨源產出還是有一定量,同時產區(qū)農戶種植積極性依然不減。
2020年,平貝母產新后鮮貨價格不斷下滑,從產新初期的18-19元/斤落至12-15元/斤,干品加工出的無硫大貝母成本僅在80元/公斤,遠遠低于去年同期,平貝母產新價滑之路的開啟又說明什么呢?
二、2020年平貝產新情況
正常年景,小滿過后,平貝母進入產新期,今年受潤四月影響,采挖期較往年延遲一周左右。
我們知道,2020年貨源產出量是2017-2018年種植的,從上述資料顯示,2017-2018年產區(qū)種植面積增加,由此可以判斷,2020年鮮貨產出產量較大。
從產新開市的第一天開始,鮮貨行情不斷下滑,加工戶多為觀望態(tài)度,購貨力度不強,隨著目前產新進入收尾期,行情也逐漸明朗,從吉林產區(qū)商家反映,今年新干品產出量并不大,主要是今年當地種植戶種植積極性較高,把鮮貨當做貝種使用,占據了一定的份額。
那么,為什么種植戶會熱衷于本品?
1、從目前價位來講,平貝母仍屬于高價,種植有一定效益。
2、當地政府扶貧政策。因為平貝母是扶貧品種之一,凡滿足條件種植戶,吉林產區(qū)每畝將補助2000元。
3、隨著鮮貨價格的回調,種植戶種植成本將會減少。
既然干品貨源產出量不大,那么為什么無硫大貝母行情卻從產新前115元落至目前80-85元的行情?
三、目前平貝母干品的處境
想了解平貝母為何行情走低,我們還需從產量、需求、庫存、人氣、這幾點分析,具體總結如下。
產量:平貝母近幾年生產擴增,其鮮品產出量定是高于往年,但由于鮮貨多做貝種播種,導致今年平貝母干品產出量并不大,從部分加工戶了解到,2020年平貝母干品產出量少于2019年。
需求:從今年銷量來看,其需求并未受疫情拉動,反之形成銷售不暢的局面,如果按正常年景2000噸計算,今年需求至少減少1/4,甚至更多。
庫存:受國家執(zhí)行藥典嚴格因素影響,含硫貨滯銷,無硫貨成為銷售主流,同時去年受天旱影響,貨源產出的顆粒普遍小,截止今年產新前無硫大平貝可供庫存量不大,但小顆粒貨源有量。
人氣:受大環(huán)境影響,資金多不盲目注入,人氣處于低迷狀態(tài),商家購進大貨者少,觀望情緒較濃。
綜上所述,平貝母未來行情還要取決于大環(huán)境影響,也就是需求力度。若目前現狀持續(xù),價格在再回調一些也是概率;則若貨源進入正常購銷狀態(tài),行情或將小幅反彈,但在不確定因素下,還是防控風險為上策。
如果,哪年平貝母種植少了,干品產出量就會劇增,到時行情就會……
所以,種植戶與經營者要注意了。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