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目前肉桂產新已經進入后期,去年的行情是產新價滑,而今年則是產新價揚,肉桂這兩年的產新期情況有何不同,令其行情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fā)展?
一、近年行情漲落,歷史高價出現(xiàn)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近五六年肉桂的行情變化,因為肉桂為家種品種,行情的變化影響著生產管理的積極性,進而又牽制著行情的波動。
2014肉桂價格上漲80%,由不足10元(廣西中通)升至18元,由于肉桂樹為常綠喬木,廣西、廣東有林面積基礎大,行情上漲刺激采剝量增加,2015年產新后行情即回落至13元附近,一直維持到2019年。
2019年隨著肉桂前面年份庫存的消耗,加上進口來貨量受限,產新期雨水影響采收,市場人氣旺盛,行情也自產新后持續(xù)攀升,第四季度達到21元的歷史高價。
二、2020年疫情對肉桂的產新以及需求影響
2020年為多事之秋,春節(jié)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fā),導致第一、第二季度社會經濟生產停滯,農村很多返鄉(xiāng)過節(jié)的勞力節(jié)后因工廠沒復工無法外出,而此時產區(qū)又值肉桂的產新季節(jié),采收勞動力充足,桂皮行情又好,很多人待在家里沒事干便上山剝肉桂彌補停工的收入,導致當年的產量明顯增加。
疫情對肉桂造成的不單是產量方面的增加,更有需求方面的減少,因肉桂主要是食用調料方面消耗,疫情期間酒樓飯店禁止營業(yè),社會也禁止聚餐,肉桂的食用需求量大幅下降,導致至今年產新前庫存仍有一定的量。
產量的增加以及需求的收窄,2020年肉桂產新后行情下滑20%,下半年基本穩(wěn)定在16元附近。
三、今年采收勞動力減少和樹林休整致使產量下降
進入三月份肉桂產區(qū)便陸續(xù)產新,今年和去年最大的不同便是采收勞動力恢復到了2019年以前的正常年份,勞動力的減少必然會導致采收量的下降;另外一方面就是去年的大量開采,產區(qū)產能部分被提前釋放,今年很多地方的肉桂林都進入生長休整期停止采伐,部分產區(qū)反映產量達到減半甚至三分之二;再有就是今年1月份低溫天氣的影響,部分產區(qū)反映造成剝皮困難,即使能采但是發(fā)白影響質量。一些常年經營的商家預計到今年產能的不足,近月積極購進加大備貨量,干貨行情堅挺上揚。
四、今年產新生貨行情有波動但干貨總體趨漲
今年產新前期產地生貨收購價價格在7.6元左右(廣西容縣產區(qū)),后隨著產新的推進下滑至6.4-6.6元,后期回升至7.4元,目前采收進入尾期,折干率下降,收購價也相應的回落至7元附近,但干貨價格上漲,產新前產地中通陳貨價格在15.5元上下,目前升至17元,新貨九成干也升至16.5元。市場方面,近期正值肉桂的銷售旺季,貨源走動順暢,商家人氣上漲,各規(guī)格價格相比產新前提高了1-2元,現(xiàn)容縣中通價格在17.5元左右。
五、后期行情波動取決于走貨量的變化
肉桂去年增產,今年減產過半,所以導致了這兩年產新期行情相反的走向,總體來說,肉桂的貨源供應還是有量的,只是由于常年經營的商家看好今年的行情備倉量明顯增加,造成目前市場流通貨量呈現(xiàn)偏少的跡象。對于后期行情走勢,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市場走貨量的變化,如銷勢良好,行情還有繼續(xù)明顯攀升的可能,如需求疲軟,行情則在小幅度范圍內波動直至過渡到平穩(wěn)運行。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chuàng)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xié)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fā)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