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心臟中藥
當 歸: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
人 參: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yǎng)衛(wèi)。
麥 冬:解渴祛煩,補心清肺,有熱自安。
遠 志:能驅驚悸,安神鎮(zhèn)心,令人多記。
川 芎:能止頭疼,養(yǎng)新生之血,開郁上行。
二、補腎臟中藥
熟地黃:滋腎補血,益髓填精,烏髭黑發(fā),
龜 板:滋陰補腎,除崩續(xù)筋,更醫(yī)顱囟。
覆盆子:腎損精竭,黑須明眸,補虛續(xù)絕。
牛 膝:除濕痹痿,腰膝酸痛,益陰補髓。(少用)
杜 仲:強筋壯骨,足痛腰疼,小便淋瀝。(少用)
三、補肝臟中藥
沙 參:消腫排膿,補肝益肺,退熱除風。
酸棗仁:斂汗祛煩,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專除濕痹,筋節(jié)拘攣,肺癰肺痿。
山茱萸:澀精益髓,腎虛耳鳴,腰膝痛止。
諸 醋:積瘕可去,產后金瘡,血暈皆治。
四、補脾臟中藥
白 術:健脾強胃,止瀉除濕,兼驅痰痞。
山 藥:理脾止瀉,益腎補中,諸虛可治。
陳 皮:順氣寬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 胡:能瀉肝火,寒熱往來,瘧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五、補肺臟中藥
天門冬:肺痿肺癰,消痰止嗽,喘熱有功。
紫 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熱并濟。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勞虛,金水枯竭。
麥門冬:解渴祛煩,補心清肺,有熱自安。
沙 參:消腫排膿,補肝益肺,退熱除風。
中藥飲片的定義明確為藥材經過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醫(yī)臨床或制劑生產的處方藥品,并明確了“藥材凡經凈制、切制或炮炙等處理后,均稱為‘飲片’;藥材必須凈制后方可進行切制或炮炙等處理”,從而以國家藥品標準...
中秋節(jié)賞月,吃月餅,賞桂花,中秋節(jié)習俗多,神話傳說也不少——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習俗和傳說里包含著豐富多彩的中醫(yī)藥文化元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小時候過...
洪連是一種生長在高原地區(qū)的珍貴草藥,其極具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藏民世代傳承。每年的收獲季節(jié),藏族醫(yī)師們會親自前往險峻的山脈和深邃的峽谷中尋覓洪連的蹤跡。它富含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百病...
“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睍r間一晃而過,仿佛昨日才剛剛迎來春天,馬上又到清明節(jié)了。清明節(jié)是春天倒數(shù)第二個節(jié)氣,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彼時萬物皆顯、草木吐綠,就連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
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扎木鎮(zhèn)東若村天麻野生撫育基地,全國最大的原始森林里正孕育著波密藏天麻。林地底部的土壤處,分區(qū)嵌著許多紅色、藍色、黃色的小牌子,猶如一片隱匿的花海。“這是我們插上的種植牌,主要來...